为什么很多人都爱看语言类节目?
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旁观着亲友们在家的动态:
长辈们在“白云黑土”的小品背景音里重温东北爱情故事,邻居最近从相声迷上了听书。
收音机咿咿呀呀地说学逗唱,一句“明月夜,短松冈,夜来幽梦忽还乡”,令人忽而身置潮湿旧年。
最近,语言类爆款综艺《脱口秀大会》也不止一次上了热搜。
每个人都可以说5分钟脱口秀,但脱离热闹的舞台和情绪的加持后,寥寥5分钟的文字,开始展露出删繁就简的魅力:
比如,王建国写“孤独”:
“世界是我看守的坟。”
语言类节目,是中国人心照不宣的幽默和浪漫。
语言之美,让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说尽心中遗憾,让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使得山盟海誓褪色。
但你有没有发现,中文,好像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里,00后姑娘拉宏桑以大量网络用语成功晋级,再次让屏幕刷满“我真的会谢”和“栓Q”体。
就像庞博吐槽的那样:“很难过,我在这讲了半天李白,你跟我说他是刺客。”(李白是一款热门手游里的角色,身份为刺客)
庞博吐槽短视频体《红楼梦》解说
说“中文已死”,似乎有点陈词滥调的意味。
但曾经我以为的“被中文抛弃”,是“千山暮雪,只影向谁”,是“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如今的“被中文抛弃”,是他说jú waì rén,我以为是加缪的《局外人》,而她想到的却是王菊的“菊外人”……
我听不懂他们说的中文已经很久了,不只从“yyds”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