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迎来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是日,年度第三大满月将现身天宇。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各地公众均可在当晚欣赏到这轮珠圆玉润的大满月。根据天文精确推算,最圆时刻出现在12日9时36分。
如何欣赏这轮年度第三大满月?“‘望’的时刻发生在上午,我们无缘得见,不过,可以等到12日傍晚观赏和拍摄,此时月亮刚刚升起,高度角低,显得很大,不仅适合裸眼欣赏,也非常适合与地景‘合照’。”
中元节为何被叫做“鬼节”?
传统“中元节”是农历7月15日。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佛教源于印度,但“目莲救母”显然是汉化后的传说,因目莲的母亲姓“刘”。“盂兰盆节”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此节以后被道教袭用,成了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节中的“地官节”,地官主掌地狱,于是人们穿凿说:这一天领导放假,地狱无人把守,故阴间的逝者们将沿着银河的亮光,回到人间。因此家家户户放河灯,以期在人间接续银河之路,迎接先人英灵。所以,中元节又被叫作“鬼节”。
中元节的饮食讲究
1.吃鸭 “鸭”取“压”的谐音,民间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2.吃濑粉东莞习俗,不同片区有不同吃法。
3.吃粗茶淡饭中元节在山东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江苏省东县乡习俗,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习俗,“饺饼”是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传统民俗:古人怎么过“鬼节”?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用以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2.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香烛、金银衣纸和豆腐、白饭等祭品如在路边拜祭一番,让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做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做茄饼是老南京习俗,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而成的。
4.祈丰收
中元节将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相联系。施孤之夜,每家在自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布田”(插秧),用以象征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当天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6.祭祀
土地和庄稼中元节当天,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而后烧纸,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用以避免冰雹袭击,求得大秋丰收。
7.放天灯
鬼节当天放天灯有两个说法,一是把自家霉运带走;二是照亮极乐世界的升天之路,指引先人们进入极乐世界。
(图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综合人民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