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要点,玉米栽培方法或技术有哪些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2-12-09 09:37:37

2.2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主要对玉米的局部位置造成感染,通常只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玉米黑粉病病原体一般黏贴在玉米上,导致患病的玉米组织出现瘤状薄膜,颜色各异,一些为黑色,一些为红色。若是具有较多的病原体,可能导致瘤状薄膜破裂,那么就会溢出其中的黑色粉末。一般来讲,玉米叶梢的瘤较小,约2厘米,但玉米根部和玉米茎的瘤较大,直径可高达约20厘米。其防治措施为:禁止在地上随意堆放玉米秸秆,应消毒玉米秸秆并进行腐熟处理后,才可以进行堆放,这样可以将玉米黑粉病病原体彻底消除,防止病原体越冬。  

玉米栽培要点,玉米栽培方法或技术有哪些(9)

2.3蚜虫

在玉米田间蚜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其繁殖能力极强,借助刺吸式口器插进玉米植株中洗出汁液,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进而降低玉米产量,甚至还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此外,蚜虫还会传播矮花叶病毒病原菌,其在叶片上排出粪便,造成玉米感染上矮花叶病毒,对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影响,不能实现高质高产的目的。其防治措施为:可借助蚜虫的克星,如食蚜蝇、瓢虫等昆虫展开防治,也可以在玉米孕穗期前后,借助已经稀释1000倍的10%*虫剂蚜必*和呲虫啉等喷洒在田间,从而使蚜虫得到有效防治。  

玉米栽培要点,玉米栽培方法或技术有哪些(10)

2.4玉米螟

出现玉米螟后,会对玉米嫩叶、茎秆、雌穗等部位进行啃食,对玉米的长出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降低玉米产量。在防治玉米螟虫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下述几种方法:首先,运用高效颗粒剂展开预防,但一些虫类具有一定的抗药性,根除难度较大,还会增加玉米种植的成本。其次,部分地区借助刺眼蜂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螟虫产卵的时候进行放蜂,分三次进行,有效防治玉米螟,也可以使用叶蜘蛛、瓢虫、赤眼蜂等玉米螟的天敌。最后,运用1%*螟灵颗粒或1.5%~3%的辛硫磷,放在心叶中展开化学防治,搅拌,放在玉米嫩叶、茎秆、穗节等部位。  

玉米栽培要点,玉米栽培方法或技术有哪些(11)

3、结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直接影响着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高低,在实际种植中,广大种植户应积极学习新知识,将新技术掌握到,促进自身种植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种植工作做好,使玉米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化,这样才能为我国玉米种植业的进步和发展点低昂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