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矮抗58小麦品种,矮抗58和百农4199哪个好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2-12-27 13:34:08

来源:【开封广播电视报】

6月6日一大早,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就赶到了位于河南新乡县朗公庙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团队成员一起见证该示范基地今年麦收“第一镰”。

在机收开始前,他挥动着手中被誉为“麦田指挥棒”的一根竹竿,以招牌动作“一拨、二指、三量”,仔细观察新品种“百农4199”和新品系“百农5819”的产量三要素,预估小麦产量。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很好,田野里小麦长势良好,预示我省小麦产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并有可能再创新高。”在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茹振钢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看着眼前喜人的丰收场面,话题不由得回到了几十年前。茹振钢谈起了他心目中“百农”系列“四大金刚”——“百农64”“矮抗58”“百农4199”和即将推向市场的“百农5819”,其中前三者经过历史检验,被业界称为河南省小麦生产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品种,新品系“百农5819”能否续写辉煌,让我们翘首以待。

新矮抗58小麦品种,矮抗58和百农4199哪个好(1)

“百农4199”:全国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

“百农4199”是茹振钢带领团队于2017年培育的全国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该品种光合效率高、光饱和点高、补偿点低,既耐强光又耐弱光。用茹振钢的话说就是“百农4199”像一个爱学习的学生,起得早、睡得晚,中午还不休息。跟普通小麦品种相比,“百农4199”穗光效提高近40%、叶光效提高10%以上,一般亩产1400~1500斤,比“黄淮海第一麦”——“矮抗58”亩产高200斤左右。“百农4199”风味佳,面香十足,面粉富含35种香气物质,而一般品种只含20种左右。

“百农4199”抗性好,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及叶锈病,并携带3个抗赤霉病基因,具有抗赤霉病特性,目前在抗病性方面居黄淮小麦品种领先水平。

“百农4199”凭借抗倒伏、耐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一系列优点圈粉无数,不但受到农民的青睐,更得到众多粮食收购企业的追捧,是河南省小麦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

在今年麦收最早的南阳市各县区,“百农4199”丰收的捷报不断传来。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乔营村群众张喜胜种了1.7亩小麦,平均亩产1588斤;王宅村群众吴明章种了2.7亩小麦,平均亩产1607斤。方城县赵河镇泥岗村群众杜广兴种了5亩小麦,平均亩产1503斤。邓州市刘集镇厚桥村群众岳万荣种了4.1亩小麦,平均亩产1520斤。唐河县桐河乡沈桥村群众程中科种了6亩小麦,平均亩产1609斤;张店镇马洼村群众确权种了5亩小麦,平均亩产1480斤,产量创当地最高纪录;苍台镇汪庄村群众常玉美种了25亩小麦,平均亩产1600斤……

据介绍,在近年来小麦新品种“井喷式”涌现的情况下,“百农4199”系列作为河南省主推品种,坚持实施种粮结合、整村推进、订单种植等一系列措施,将良种推广同乡村振兴相整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除了大力推广优秀农业科研成果助农增收外,茹振钢团队还与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开发了“百农4199”高端面粉和食品,通过“三产”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把种植户、种子企业、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及城乡消费者都拉进了健康发展的产业链,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2020~2021年,作为百农系列的当家品种,“百农4199”收获面积稳居全省第二位、全国第三位。

“矮抗58”:从“黄淮第一麦”到“中国第一麦”

与曾经一鸣惊人的“百农64”相比,茹振钢团队育成的“矮抗58”才是真正的“王者归来”。2005年,“矮抗58”这一突破性新品种问世,成功解决了小麦高产大群易倒伏、矮秆品种易早衰、高产品种品质不优和稳定性差、稳产性与广适性难结合等种子培育的四大技术难题。

投入生产应用后,“矮抗58”历经零下16摄氏度低温、八级大风、短时暴雨、冬春连旱、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的考验,抗寒、抗倒、抗病、高产、稳产等综合优势明显,灾年不减产,丰年更高产,短短几年便成为黄淮麦区种植面积较广的小麦品种。

“矮抗58”从2005年推广至今,已累计推广了3亿多亩,增加小麦产量300多亿斤。该品种在不同地方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一般在每亩1300~1400斤,亩产达1556.4斤,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誉为“黄淮第一麦”,为河南小麦生产在遭遇特大干旱等恶劣气候的情况下实现十连增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该品种,最直接的说法是“矮抗58”播种面积最大的年份,全国小麦产量八分天下有其一,坊间有“全国8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矮抗58’”的说法。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颁奖晚会上,“矮抗58”被誉为“中国第一麦”。

“百农64”:把大田小麦亩产提高到千斤以上

“百农”的名称起源于百泉农专,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科技学院。1981年,茹振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科技学院,从事小麦育种工作,成为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黄光正教授的助手,主攻抗病虫优质小麦育种、小麦新核型创建、基因工程育种等尖端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4”。

在当时的品种审定公告中,河南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这样评价“百农64”(审定名为“豫麦54”):一般亩成穗40万~43万穗,穗粒数平均33,一般亩产1000~1100斤,最高达到1200斤。

“百农64”是河南省第一个在生产中大面积亩产超千斤的小麦品种。但谈起最初推广“百农64”的辛酸,茹振钢感慨万千:当时河南省小麦平均亩产四五百斤,突然告诉农民一亩地能产1000斤小麦,任你磨破嘴皮,农民就是不信。于是茹振钢选择最怀疑科技力量的农户来种试验田,亩产由原来的四五百斤一下子提高到上千斤。“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百农64’就是这样推广开来,既抗病又抗倒伏,产量也高,品质还好,老百姓接受了,就不舍得丢了。”茹振钢说。

此后,“百农64”迅速风靡黄淮麦区,被国家农业部门列为跨省区重点推广品种,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陕西、湖北等地迅速推广,最大年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是河南省及黄淮麦区的主导骨干品种,累计推广7600多万亩,增产效益在16亿元以上,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

一战封神,“百农64”因此成为河南省第八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主导品种,为解决全省温饱问题立下了巨大功劳,而且成了百农系列第一大经典品种,奠定了百农系列品种在河南省、黄淮麦区、全国粮食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更为可喜的是,百农系列又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苗头品种“百农5819”在近年来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有望再现河南小麦产量屡创新高的科技神话。(郭俊娟 胡喜贵)

本文来自【开封广播电视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