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元建千头猪场,10米x30米大棚多少钱

首页 > 三农 > 作者:YD1662023-05-10 16:15:46

武汉一冶农场

一、历史沿革

一冶农场,全称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农场。1976年5月7日,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一冶“五七”干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家属农场。属集体所有制单位。农场前身为一冶“五七”干校。干校于1969年底建立,1977年初撤销。

二、地理位置

一冶农场位于区西南部。南及西南以东荆河为界,与仙桃市五湖渔场毗邻;北以银莲湖总干沟为界,与银莲湖农场相连;东以二支沟为界,与汉南农场接壤。

三、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

一冶农场建场的初衷是为解决一冶部分职工夫妻分居的困难,时有来自13个省59个县的一冶家属843户、3953人。后来国家落实有关政策,有2700人农转非陆续迁往城市。至2000年底,农场有611户、1227人,其中:男性557人,女性670人,户平2.01人;有127名一冶退休职工;有共产党员89人,共青团员39人;有全民所有制职工33人(含管理人员),其他人均属集体所有制性质。

农场场部机关有办公室、财务部、生产经营部、综合管理部及武汉市青山办事处。下辖一大队、二大队、卫生所、商店、粮管所、养猪场及昌隆建筑安装公司,并代管一冶第五中学和一冶第十一小学。

一冶农场总面积3102亩,其中:道路及建筑物占地1100亩、水田1220亩、旱地440亩,养殖水面342亩。

2000年,农场有二层楼房38栋,其中:居民住房35栋,场部办公楼1栋,学校教学楼2栋;另有3个粮食仓库、1个水泥稻场、10栋平房、1座储量为60立方米的水塔;水泥路贯穿农场居民生活区;全部房屋产权属公有,住户按规定缴纳租金。

农场昌隆建筑安装公司,成立于1976年。时为农场建筑队,隶属基建科,主要从事农场内部房屋的兴建和维修。1982年有8名技术工人随一冶国外工程公司到日本施工,有10名到伊拉克施工。1984年改名为一冶农场建筑公司。1992年改名为中国一冶昌隆建筑安装公司。办公地址设在武汉市青山区八大家吉林街26号,有科级管理人员6人、工程师8人,建筑资质等级为三级。2000年,公司有职工200人,技术力量雄厚,工种齐全。先后承建汉南区公安分局办公楼和宿舍楼、汉南区工商局办公楼、汉南区粮食局办公楼和宿舍楼、汉南棉纺厂办公楼及部分厂房、汉南区陡埠乡财政所办公楼、汉南区人民检察院办公楼和宿舍楼、汉口海军工程学院宿舍楼、武汉展览馆扩建工程、武汉青山地区116街和117街一冶家属住宅楼、四七一厂房扩大工程、中南艺校工程、武汉市南湖花园2栋住宅楼、武汉沌口工业厂房基础、蒲圻电厂技校、武汉卷烟厂60米烟囱、孝感市商品楼1栋、一冶“冶金花园”住宅楼2栋。以及沙市计量局、湖北省冶金局招待所、湖北省计量局宿舍楼加层。2000年,公司创产值260万元,上交税金3.4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

一冶农场在稳定经济支撑点——农业、渔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场组织职工收看科学种植、养殖的电视教学片,组织职工代表到汉南区的有关农场进行学习和考察、到江夏和咸宁学习果树苗木种植技术,派人赴河南及红安、大悟、孝感等地学习畜牧养殖和产品结构调整的经验。1997年,农场投入资金4万多元改建年产千头的肉猪场1个,投入资金1万元购买了饲料加工设备。1999年,农场投入资金5万多元,将水毁的鱼池和土地统一整修成鱼池,使水产养殖面积扩大120多亩;农场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马协63”。2000年,全场抗旱一个多月,确保了水稻插秧不误农时,并在仙桃大垸闸管所的大力支持下,提取江水缓解了鱼池水浅翻塘的困难。农场建场初期,粮食总产30万公斤,2000年达到60万公斤以上。1985年开垦鱼池76亩,鲜鱼产量近5000公斤;随着养殖水面的逐步扩大,2000年,鲜鱼产量突破15万公斤。

1984年,一冶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全部承包给农户,将商店、餐馆、粮管所承包给个人经营。1991年,撤销各大队财务,收归农场财务科统一管理,实行“一支笔”的审批制度。1993年,对全场职工及单位、部门工作人员按月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工龄工资加岗位工资、年终按工作实绩拉开档次奖励的分配办法。继续稳定土地的承包方案和政策,不交任务、不下指标、不定品种、鼓励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自由种植;鼓励职工个人承包经营商店及粮油经营部。1995年,农场制定了经营责任和承包经营考核方案。1997年,农场将集体喂养的耕牛,按谁使用谁喂养的原则,折价卖给农户;将集体使用的机耕船折价卖给农户使用、经营。1998年,农场建立了农工、管理人员个人退休养老金储蓄账户,与农工、管理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1999—2000年,农场实行机构改革,管理人员由54人减至28人,撤销派出所、成立农场保卫科。将行政科、卫生所、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并为综合管理部;财务科更名为财务部;生产科、销售科合并为生产经营部;同时取消干部的行政级别,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用人机制,按工作需要,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并制定了农工、管理人员岗效工资方案。

1984年,一冶农场普及闭路电视,居民能够清晰地收看10多个频道的节目。1986年,建储量为60立方米的水塔1座,居民吃上自来水。1987年,场区修建2100米长水泥路,方便了居民的出行。1992年,全场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1993年,对农职工实行退休养老统筹,解除了农职工的晚年优虑;农场还筹资2万元购置泥浆泵,对年久的鱼塘进行清淤;筹资2万元为300多农户检修厨房。1994年,全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一户一表。1997年,场区安装路灯。同年,代管的一冶五中和一冶第十一子弟小学,顺利通过了武汉市教委“普九”达标验收。2000年,农场投入资金5.6万元整修8口鱼池,水面达73亩;投入资金1.1万多元为受损严重的通往一支沟大田和总支沟鱼池的主干道路面铺设毛渣;投入资金1.1万多元改善居民生活用水的取水设施;还实现供电线路设施达标,维修了居民住房,与汉南区联网提高闭路电视的收视效果,对全场所有沟渠全方位进行投药灭螺,组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等等。

农场地处防汛抗洪的前沿阵地,担负着防守长江干堤175米和东荆河堤310米的艰巨任务。按在册人口计算人均防守大堤达2.6米,按劳力计算人均防守大堤16米。1998年初,气候异常,显现出可能会出现特大洪水的征兆。在洪水到来之前的6月初,农场就调整了场防汛抗洪指挥部;制定了《中国一冶农场江河洪水防御方案》、《中国一冶农场老弱病残少疏散工作预案》、《一冶农场防汛纪律》、《一冶农场防汛抢险突击队负责制》、,制作了汛期水位示意图和所承担的堤防险段示意图;购置了麻袋、编织袋、油布、蛇皮袋、电线、潜水泵、木桩、砂石、雨衣、救生衣、广播器材等一批防汛物资。6月30日,防汛形势吃紧,东荆河堤汉银泵站175米堤段上人防守,做到24小时不间断。随后,召开抢险突击队动员大会,作好防大汛的准备。7月26日,大垸子闸水位涨到31.03米,超过保证水位0.3米,场防汛指挥部将全场235名老弱病残少转移到了武汉市青山区。8月1日,洪水至31.83米,武警湖北总队1000多官兵和仙桃民工3000多人进驻农场。场防汛指挥部在外洪居高不下,劳力少,东荆河大堤子堤险情不断,以及任务重的形势下,出色完成加高子堤、防浪清障等突击抢险活动达16次之多。场防汛指挥部采取落实责任人、树立责任牌、分兵把守、坚持督查的办法,确保了两处大堤万无一失,被评为武汉市98抗洪先进集体。

一冶农场从成立之日至2000年12月底,中共一冶农场委员会历任*有:程国邦(1976年3月—1991年4月)、司有金(1991年4月—1995年3月)、梅先明(1995年7月—1997年3月)、胡仲卿(1997年3月—1999年3月)、邓彦伟(1999年3月—2000年12月);历任场长有:曹承松(1976年5月—1985年2月)、程国邦(1985年2月—1992年2月)、胡仲卿(1992年2月—1997年7月)、梅先明(1997年7月—2000年12月)。

四万元建千头猪场,10米x30米大棚多少钱(1)

四万元建千头猪场,10米x30米大棚多少钱(2)

四万元建千头猪场,10米x30米大棚多少钱(3)

四万元建千头猪场,10米x30米大棚多少钱(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