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钢笔出水淡淡的,买的钢笔出不了墨水怎么办

首页 > 商品 > 作者:YD1662023-05-08 09:16:32

在钢笔的结构中,笔尖是最重要、工艺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从笔尖金属片的材质来看,主要分为钢尖、金尖两种;从形态来看,主要有明尖、暗尖、半包尖三种形态。笔尖的材质决定了书写感受的硬度(或者叫回弹、反馈),一般,钢尖较硬,金尖较软,当然不同的钢尖或金尖,也有着不同的手感,取决于笔尖金属片成分的细微差异。

除了少量廉价的钢笔之外,笔尖还配有耐磨的铱粒。笔尖(铱粒)的打磨,决定了笔尖的粗细,主要有EF(极细)、F(细字)、M(中字)、B(太字)几种规格,不同品牌的钢笔所用的规格字母所指的实际的粗细可能并不相同。钢笔笔画的粗细,并不像中性笔或圆珠笔有确定的宽度,可以用零点几毫米来表示,因为钢笔笔画的粗细和笔尖的粗细是不同的,笔画的粗细会受运笔的力道、纸张和墨水的品质、毛细管出水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笔尖(铱粒)的打磨,还影响书写运笔的顺滑程度。打磨得圆润的,会比较顺滑;打磨不到位的,可能会出现刮纸的现象。但过度圆润的打磨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飞白,即在一个连续的笔划中,笔画的后半部分,不出墨的现象。这是因为过于圆润的笔尖尽头会使墨水在最后一刻表面张力不足,无法到达笔尖尽头。

除了笔尖,笔舌(毛细管),是其余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负责墨水的疏与堵。疏,就是将墨水源源不断地、稳定地向笔尖供应墨水,以及向吸墨器提供吸墨的通道;堵,这是防止平时漏墨。向笔尖供应恰好的墨水,借助了物理学中的毛细现象,钢笔的笔舌,就是依据毛细现象生产的毛细管。这个部件控制了出墨量,一些品质较差的钢笔难以出水,或者出水量特别大,主要就是笔舌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出墨量较大的笔舌相对便宜,而能保持出墨量较小但又均匀不断墨的笔舌,对设计水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较高。

以上的部件组成了握位总成,握位的外壳一般是圆柱形状,可能还会采用防止手部疲劳的外层。有一些钢笔采用了“正姿设计”,依照标准的握笔方法,将外壳设计为更易握持的,近似三角形三棱柱或者梯形四棱柱的形状,目的是培养标准的握笔习惯。

旧式钢笔通常使用不可拆卸的胶皮管,以挤压的方式吸墨。而现代的直液式钢笔,储墨区域可拆卸,可以方便使用配套的墨胆,使钢笔的使用更为简便。当然,使用瓶装墨水和吸墨器上墨,一般是更经济的方式,也是钢笔玩家的尝试不同墨水选择。按照吸墨器的操作方式,有挤压吸墨器、推拉吸墨器、旋转吸墨器等。大部分钢笔在包装中会配备吸墨器,也有一些廉价钢笔,吸墨器需要单独购买。一些吸墨器和墨胆内可能有一颗或几颗金属小球,这是为了提高墨水在这种封闭空间之内的流动性。有一些不同品牌的钢笔总成和吸墨器(墨胆)是可以通用的,但更多的钢笔,总成的墨水接口标准是独家的,只能使用本品牌的墨胆(吸墨器)。一些高档钢笔采用活塞上墨方式,吸墨器固定在笔杆上,笔杆的空间全部用于储墨,不可打开,上墨的旋转开关直接置于笔尾部。

钢笔的笔盖除了保护脆弱的笔尖免受冲击之外,还有密封笔尖、防止墨水干燥的作用。大多数笔盖采用插拔式设计,也有少量的钢笔采用了旋转式设计,旋转式的笔盖,保护和密封的功能更强,但使用上似乎不够便捷。

旧式的钢笔大多数外壳(笔盖、笔杆、笔握)是金属材质(或者塑料仿金属涂层),而现在有更多的钢笔采用的塑料外壳,颜色和造型更为丰富且重量更轻,尤其是一些全透明的钢笔可以随时看到墨水的流动和容量,受到了玩家的追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