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
人们常在新闻里听到的北京时间播报
实际上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而是从国家授时中心发播的标准时间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时间”
首先,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入手
这是电影《大话西游》里的一个镜头
当你看完这一幕经典的眨眼动图之后
时间过去了四秒
这四秒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中每一秒有多长?
01 一 秒 到 底 有 多 长 ?
人类最早对时间概念的认知不是年,不是月
而是日
远古时代,没有任何东西能像
日出黎明降于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以及日落带来黑暗与寒冷一样
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存
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在如此天然、强烈的变化周期的影响下
人们逐渐产生了日的概念
因此在人类的历史中,“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被定义为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60x60x24)
平太阳日
天空中的太阳连续两次出现最大仰角(90°)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由于每个太阳日长短不一,故取一年中各太阳日的平均值,为平太阳日。
但由于地球在自转轴上的自转不稳定
导致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得出的一秒的时长
会出现长短不一的情况
随着近代天文学、测量学以及空间科学的发展
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时间
因此,就要有超级精密的仪器来提供
原子钟就是这样一种利用
原子超精细结构跃迁能级具有稳定的频率的特点
而发展出的高精度的计时装置
原子钟的概念最早由开尔文勋爵于1879年提出
利用的原子不同,原子钟也各不相同
这其中以铯钟精度最高
1955年,第一个精确的原子钟由路易斯·埃森
根据铯-133的跃迁制成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