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6个地级市,3个州。6个地级市都在贵州省的北部或偏北部,3个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依次排列。从西往东分别是黔西南州(驻兴义市)、黔南州(驻都匀市)、黔东南州(驻凯里市)。
三个州的首府中,距离省会贵阳最近的是都匀市,约有120公里的路程。
经常有人把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与州驻地城市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一般来说,州是地级,州驻地城市是县级。比如说黔南州是地级,都匀市作为黔南州的驻地是县级。论行政区别,都匀市与黔南州下辖的福泉市、贵定县、独山县、瓮安县级别相等。黔南州面积约有2.6万平方公里,而都匀市的面积约有0.22万平方公里,不到黔南州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黔南州的地理轮廓略成不规则的“凸”形,瓮安、福泉、贵定、龙里在“凸”的上方,都匀则在“凸”的东部偏中,紧紧挨着黔东南州,市区距离两州边界也就10公里左右。都匀虽然“偏居”黔南州的东南方向,但在贵州省内的位置可不偏,是省会贵阳与四大超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的高铁必经之地,贵广高铁就途经都匀市区。而从贵阳到西部唯一直辖市的重庆也计划建设渝贵高铁,在重庆与广州之间,都匀可实现便利的交通,这对都匀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早的时候,都匀还不叫都匀,而是叫都云,其实也非常好听。因为境内有个都云洞,故称。在五代的时候,当地有个叫尹怀昌的都云酋长,率部归属于统治湖南、广西的北部的楚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到了宋朝,这里也还不是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元朝也差不多,设有羁縻性质的都云军民府。都云变成都匀是在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明朝设都匀卫军民指挥使司。之所以以“云”为“匀”,是觉得“云”作为一种物体变化太大,漂泊不定。
而“匀”字代表着均匀,相对比较稳定,所以改了同音的“匀”字。这一年,当地有人反叛朝廷,明朝派平羌将军何福出兵讨伐,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出于稳定当地的考虑,何福上疏请将都云安抚司改为都云卫,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在洪武和建文时期,都匀还不属于贵州,而是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直到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8年),都匀才改隶贵州,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设府。都匀府和现在的黔南州相比,北边少了瓮安,东北多了凯里,西边少了长顺、罗甸等县,东南少了荔波等县,也基本呈南北狭长状。黔南州成立于1956年,都匀县成为黔南州的中心城市。都匀的行政区划时而为县,时而为市,到了1983年再次设都匀市,都匀县并入。
上面讲了都匀的高铁南通广州,北边将来也可通重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都匀的便利交通条件同样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古人认为都匀介于四川(重镇重庆)与广西(当时的省会桂林)之间,古为“川粤唇齿”,欲得贵州,必先稳定于都匀。
都匀市可以说是一座被山峰包围的城市,四周有很多山,剑江水穿市区北上。
都匀市区呈南北狭长状,东有东侧,西有西山,地势非常险要。都匀市有很多美景,比如位于市区西北方向二十多公里的斗篷山,面积60多平方公里。斗篷山有一个称号——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的覆盖率高达九成,身置原生态的存在中,可以忘却红尘的喧嚣。
贵州不但有名酒,也有名茶,比如著名的都匀毛尖,也叫鱼钩茶,身居我国十大名茶之列。
现在交通方便了,如果有空来趟都匀,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