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辖20个乡镇,345个行政村,54.67万(2007年)。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总面积82%;唐河、通天河由西向东南纵贯全境,汇入华北明珠——西大洋水库。全县地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亦称唐,在今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
春秋时期,属燕地、中山地。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刺史部中山国所辖。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
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
唐代属河北道定州。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
宋属河北西路中山府。
金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
元代改属保定路。
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
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唐县属直隶省范阳观察使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辖唐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唐县属晋察冀北岳区五专区所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唐县属保定专区。
1970年属保定地区。
1956年因县城内地域狭窄,将县政府迁至旧城东北600米处今址。
1958年7月,撤消望都县并入唐县,仍称唐县,县城迁至望都城。
1962年复置望都县,唐县人民委员会迁回原址。
1964年后,县政府所属大部机关单位陆续迁出旧城,建成今县城之向阳街、光明路、唐尧路、国防路、农机路等。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仁厚镇曾改称“东风大队”。
1984年复称唐县城内。其城关改称仁厚镇人民政府。
1990年底,旧城内除城内村民委员会居民处,仅存县水利局、工商局、税务局、乡镇企业局、第一建筑公司、唐县师范学校、县直第一小学和部分家属居民,其他县直机关均迁出旧城于新城区定居。
1994年唐县属保定市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