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复兴《王步高年谱》
▓ 祝诚
徐复兴编著《王步高年谱》
扬中,扬子江中的一朵奇葩。她的历史虽不算悠久,但勤劳、勇敢、智慧的扬中人已把这块沙洲沃土开发成一座人间乐园、江中明珠,同时哺育出无数志士仁人、专家学者。王步高同志,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位佼佼者。
感谢扬中历届、各级领导对人才的器重,感谢 《王步高年谱》(以下简称《王谱》)编著者徐复兴同志的辛勤劳作、执着探求,终于在王步高生前单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师友、同事、学生的鼎力相助下,在王步高的扬中乡亲故旧、昔日同窗、同事、学生的深切缅怀中,较快地出版了这本 《王谱》。步高地下有知,定当含笑于九泉。
这本《王谱》,可谓是一本多维度的王步高生平实录,具有不少特色。
一是出得较快而及时。笔者因教学科研的需要,阅读和编撰过“年谱”类的文字,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后人替古人制谱。由于时代久远,往往把大量笔墨花费在诸如生卒年、主要作品系年或重大事件与细节的繁琐考证上。如笔者曾在编撰明代竟陵派领袖钟惺年表时,发现多种文学史著作交代其生卒年均不一致。为此,不得不大费周章详加考证,甚至写出了《钟惺生卒年考辨》的专文,方才解决了钟惺的生卒年之谜。如今,《王谱》由于编撰及时,许多证人尚健在,许多证据都可寻得,因此《王谱》一开篇便以充分的人证、物证明确了王步高的生年问题。这就避免了日后的诸多麻烦与尴尬,做了一件好事。
二是 《王谱》的编撰,折射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这对当今年轻人有“教科书”式的启迪作用。王虽生长在红旗下,然而也可说是“半生多坎坷,百折尚孤行”(《临江仙·自嘲》),他在一些问题上“实有许多难言苦衷”(乔光辉《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因此可以说,他的人生遭际带有一定的代表性。编著者紧扣谱主生平中的若干节点爬梳条贯,从而构成了《王谱》编撰的亮点(如体现出谱主对高等教育、对古代诗词的学术研究、对格律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与突出贡献)、难点(如怎样恰当反映工作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另一方)、特点 (如最能体现谱主一生成就的是什么?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家,还是词学家、诗家词人?)和谜点 (如他在赴沪参加《唐宋词鉴赏辞典》出版发布会为何半途下车突然回家?他退休后赴清华大学做客座教授究为何故等)。由于上述方面大多下了一番功夫逐一考述清楚,因而保证了质量,解决了疑惑,达到了深度,确保了信度。
三是体现了王步高全景式多维度的生平特色。步高是个多面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人所共和。是谱举凡谱主的家世、生活、学习、编书、教学、科研、恋爱、交友、写诗、填词、奖惩、社交、集社等诸方面,分别从物质层面与教学鉴赏、诗词创作、词家探颐等精神层面,均作了详略适宜的涉及或考证,可谓既有多维度、多视角、多侧面的记录,综合起来又有全景式的 “全人”真实面貌体现。即使反映他的一时闪失,也毫不回避,给予实录,反而更见其为人坦荡、冰雪胸襟。总之,编撰工作做到了 “白描”和”实录”,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四是《王谱》撰写运用“链接”方法,或列举人证书证,或引用档案材料,或摘录谱主诗文作品,或排比各种看法,使该谱资料丰富多彩,真实可信。不过,作为一种创新做法,不仅在于使用词语之新颖,似乎还可就其链接的内容,作更细致的分类,以标明“链接”的材料各自的作用与意图,也避免了谱文与引文称谓上的偶有牴牾。
我在阅读《王谱》之前,曾想它可能对那些欲了解步高生平功业,研究古典诗词或喜爱格律诗词的人有所裨益。但阅后我改变了这一想法。此话固然不错,然而还很不够。因为步高毕生从事的是教师工作,因此他的所作所为,我想首先值得每个为人师表者借鉴,并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像他那样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教学。
近来,我在网上看到一文谈 《扬中市四大名人》,第一位介绍了包信和院士,是物理化学家,中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第二位是陈履生,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曾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出版论著50余种。第三位是著名企业家徐广福,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大全集团董事长。第四位是马伟明,海军少将,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愚意以为,不妨将王步高教授列入其中,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优先。而教育大计,立德树人为本。把王步高也列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的包信和、陈履生、徐广福、马伟明和王步高。如此说来,则徐复兴编著的《王谱》就更足资借鉴、值得一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