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站车流组织以周边城市交通骨架为依托,采用“南进南出、北进北出”“分块循环”的交通组织方式,本着高效、便捷、节约用地的原则,与城市交通互联互通、相互协调;优先引入多种公共交通方式,方便旅客快速抵达枢纽乘车。
该站首次将站台雨棚屋面全部应用为室外停车场,服务于高架层进站,并在地下设置快速进站厅,形成“上进下出”结合“下进下出”的旅客流线组织方式,实现客流的快进快出。
建构一体空间形式
建筑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体系。高架候车室内采用96米大跨度的V柱钢结构体系,简洁有力,吊顶设计与结构布置结合,体现屋盖钢结构之美;站台雨棚采用396根清水混凝土结构柱,古朴自然、绿色生态。
优化室内照明方案,由传统的吊顶一体照明方案调整为落地灯、吊灯和壁灯结合的照明方案,降低灯具高度,减少电量能耗,并实现空间吊顶简洁连续,便于灯具运营维护,营造出绿色节能、温馨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全国首创无肋板折线全玻幕墙
在国内首次采用无肋板折线玻璃幕墙系统,相邻两块玻璃采用90度互相支撑,实现在视线范围内看不到龙骨,提升建筑空间品质。
西站房打造北方古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