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墓为啥在蒲城,周口邓艾墓的准确位置图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3-03-12 12:58:23

邓艾墓为啥在蒲城,周口邓艾墓的准确位置图(9)

邓艾墓为啥在蒲城,周口邓艾墓的准确位置图(10)

邓艾墓为啥在蒲城,周口邓艾墓的准确位置图(11)

“人宗庙”在全国各地都有,是纪念人类始祖“女娲”和“伏翼”的庙宇。庙宇今只存大殿一间,基本保持原貌,外墙,椽子,瓦也都是原始的材料,基本没有大动过的痕迹。东侧有一排六孔砖切窑洞式样平房,也大多为明砖,应该都是早期庙宇倒塌的材料从新修建,看时间也不会短。此时看庙的大妹子跑来给我介绍情况,可是发现我比她懂的还多,到成了我给她普及知识的局面。这样的建筑在陕西山西,河南一些偏远山区随处可见,但是要断代却也相当容易,必定明砖和清砖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及其好认。当然我也就尽量把我知道的告诉她,对古建筑我了解的甚少,也只能知道多少说多少了。

从人宗庙到邓艾墓并不远,西头村西就是铁路,沿着铁道向北快到前阿村半道就见铁道涵洞路边有一方陕西文保碑,原来就是我今天要来寻访的“邓艾墓”。在路边停好车,开始向东寻找封土,不宽的道路两侧都是果园,我来的正是时候,随手摘取一个苹果,咬上一口,酸甜多汁,果肉较粗,并不好吃。扔掉在去采摘一枚酥梨,一口咬下,果汁四溢,难怪蒲城的梨名气这么大,虽然果皮并不好看,但是果肉绝对一绝,蒲城梨名气大并不是吹的。

继续向东寻找,眼看就要走到洛河边的台地上了,如果继续在向东走就能看见洛河水了,但是始终没有看见封土,四周也都是果园和还没有砍掉的玉米秸秆,遮挡的什么也看不见。只能返回满果园跑着找人询问,现在正是采摘季节,村民都隐于果园之中,但是还是被我找见一位。跑去问路?结果被村民抓住,非让我吃梨,我连忙说已经偷吃过好几枚了,但是硬说我没有吃他家的,只能委屈的摘了一枚拿在手上,问清了方位赶快前去寻找。

原来从道路向东走,当块到地头下河道那片平地后就要向北折行,道路虽然弯曲,但是大体还算好认,也算笔直,行大约五百多米也就看见路东果园中那高大的封土堆了。此时也陆续看见村民前来采摘,又和村民闲聊了几句,就直接从玉米地里跨过,直接来到封土旁,在地里却看见一个界桩,陕西文物局所立,我也就总算是找见邓艾墓了。一路走来,说真的,就数龙首坝景色优美,也是我今天寻找邓艾墓的意外收获吧。

邓艾墓坐北朝南,呈现覆斗的形态。它的封土最高处达六米多,底部的长宽有十多米,封土还算是保存完好,上面长满杂木野草比人都高,遮挡的严严实实。当然这里既然是衣冠冢,我也就不在过多对封土进行观察,从一缺口处,拉上树枝,爬了上去。邓艾墓早期是有祠堂祭祀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毁。目前也就剩下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名气大,书法秀丽的也早早被碑林抢先拉走,而在墓顶只留下一堆废墟,和两个底座,荒草比人还高,只能一边处理野草,一边寻找另一块石碑。

用棍子把蒿草打到,总算看见一方石碑扑倒于地面,边上都是一些石块砖瓦,也说明墓顶早期是有建筑保护石碑的,当然大家也都知道石碑是应该在陵墓前或者祠堂里竖立。可是这里的碑为什么在陵顶之上,只能说明这里是被移动过或者后期移上来的,好处就是把碑移到墓顶也便于保护,要不早就没有了。根据清毕沅在陕西所立碑刻,这里也应该有一方毕沅碑,但现在已经不见踪影,据说被毁。曾经有人在村民家中看到残石,也充分说明这里的碑也是清朝以后才移到现在的位置。随手在身边折下一把青草,用力擦拭碑面,原来是一方大金承安四年所立祭祀碑。

该碑是目前邓艾墓所剩下的唯一一块石碑了,是大金承安四年(1199年)所刻,由乡贡进士段继昌撰文,黎翰书丹的《魏邓太尉祠记》记事碑,字迹清晰可变,但是石头时间久远,颜色和石头相同,无法分辨。如果可以拓片,到是阅读起来就相当方便了。正文小字也很清楚,就是颜色没有处理,很难辨认罢了。一个土丘,并无多大看点,我也只能绕着陵墓乱转,希望有所发现。但是随着村民的陆续到来,到是东家摘一个梨,西家摘一个梨,等回到车旁,依然帽子里装满了大大的一堆酥梨,今天吃梨是不用花钱了,当然更要感谢后阿村村民的热情和指点。

邓艾墓为啥在蒲城,周口邓艾墓的准确位置图(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