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城古城墙
从《诗经·邶风》中也可以找到证据。
《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入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古风善用“兴”的手法,第一句“毖彼泉水,亦流入淇”中的泉水,只能说是诗人眼前看到的泉水。站在邶城这个地方,诗人看到的泉水难道是朝歌的泉水?
历史上邶城这个地方泉水是很旺的,两千年来就没断过,也就是近三十年来才不见了泉眼。《七子之歌》的原始出处就是邶城边的寒泉。
邶城遗址
西周时期,邶国与卫国同属殷商旧地,卫国的邑城就是朝歌。古时候的陆路交通没有我们现在想象得发达,最便捷的交通路线离不开水路。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封在邶城,用卫国监视邶国,淇河应该就是最好的交通线。
《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其奥”,“河水洋洋”。
我们推测:邶、庸、卫三国应该离得不远,而且古庸国也应该就在古淇河的岸边。
古淇河在西周时期流过汤阴县五陵古镇是千真万确的,古河道应该就在五陵古镇与邶城古城的中间。感谢孔圣人无意中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历史佐证。
综上所述:古白沟的终点就在今天的汤阴县五陵古镇附近。今天,在这个地方仍然可以发现许多古河道的痕迹。
至此,我们可以把卫河分成三段:卫河源头到淇门这一段清水河为卫河的上游,淇门到五陵古镇这一段的古白沟部分为卫河的中游,汤阴五陵古镇以下到山东临清的黄河老河道即古清河部分为卫河的下游。
至于为什么这段淇河故道叫白沟?
古白沟遗址
这是由于这一段的地质地貌所决定的。古白沟流经的地方是太行山东南脚下的火龙岗,这里遍地都是白垩土,水流冲过再被太阳一晒,白花花一片。所以,人们称这段淇河故道为“白沟”也算是形神兼备了。
所以,白沟肯定不是黄河故道。我们现在所说的“白沟”,实际上是广义的“白沟”。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以后,人们把汤阴县五陵古镇以下的禹贡黄河故道也并入五陵上游的“白沟”了。
为了进一步经略邺城,曹操在邺城的东北方又开挖了利漕渠。《水经注·浊漳水》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这样,利漕渠把古邺城和新形成的运河以及河北北部的一些河流连接了起来。古运河初步形成了,古邺城的中心地位开始突显出来,随后曹操把这里作为了魏国的都城。
那时候,自汤阴县五陵古镇以下到山东临清的运河叫“清河”,因为河道里流淌的水都是从太行山脚下浸出来的泉水,所以清河水特别清澈明亮。这样就产生了后来的临清、清河等地名。
可以肯定地说:曹操就是“卫河之父”。
我们再来理一理卫河的时空由来。
一、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大改道,淇河改由宿胥口往南入黄河。古淇河废弃的淇河故道形成了白沟,在这以前没有“白沟”这一说法。
二、西汉时期,禹贡古黄河在汤阴县五陵古镇处改道东移。黄河东移留下的黄河故道,慢慢就形成了自五陵古镇、内黄以下经河北再到山东的古清河。这时候的运河从形状上来看,是互不相连的两段:白沟与清河。
三、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再一次改道。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后,在王景的治理下黄河河道逐渐固定,河堤不断加高,慢慢的就在黄河北岸形成一道高大绵长的“古阳堤”。
古阳堤筑成后,阻断了丹、淇二水之间的太行山前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带地面水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坡(今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
这时候,古阳堤堤北的黄河滩地也形成了背河洼地,吴泽、汲城、柳卫等坡地也汇集了大量地面积水。
吴泽坡沿堤东行的积水和黄河滩地的背河洼地积水在合河(今新乡合河镇)处合流,再经卫辉向东北在小河口村附近流入古黄河。
这样,就形成早期的卫河上游——清水。
这时候的运河从形状上来看,是互不相连的三段:清水、白沟与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