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说:“总之,要以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标志。”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粉碎“四人帮”后一代中央领导的共识,他们认为迅速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他们这一代*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有这个说法,万里也有这个说法,胡耀邦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三个有利于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标准,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胡耀邦说:想大事、抓大事,要有个总的指导思想。是否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要以此作为衡量我们各项工作对或不对的标准。所以,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兴旺发达的事,我们就干;不利的,我们就改过来。
关于三个有利于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判断问题,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曾有两段文字说明父亲胡耀邦的价值观态度:
他(胡耀邦)1983年就说了“三个有利于”,但非最早。他说,“要以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标志。”这是他的价值观。《论语》里,子贡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我也开个玩笑吧,如问我父亲,“必不得已,三个有利于,只能保留两个,你保留什么?”胡耀邦的讲话中有,“国家富,人民富。”三个里面他取了这两个,如又让他在这两个里面选最重要的一个,他说过,“就是怎么让人民富起来。”这是子贡问政的一个现代版啊。
《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仿子贡问政,胡耀邦则是在问“三个有利于”必不得已而“留”,于斯三者何先?胡耀邦认为,国富、民富当先,
要是再不得已而“留”,又于斯二者何先?胡耀邦则毫不犹豫地回答: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