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资,三资管理台账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04-06 08:58:49

一个村,几千个物业厂房,哪些租出去了,哪些还没有?

租出去的物业,何时收租,何时续约?

村里的账应该怎么算,资金应该怎么用?

这些,是农村基层每个“当家”的干部都在日夜思考的问题。

如今,一个“线上掌柜”成了他们的得力助手。

登录中山市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下称:“三资”平台),打开古镇镇曹三村的资产管理地图,古镇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洁妍熟练缩放屏幕,介绍道:“红色区域已经租出去了,绿色区域是闲置状态。整个村的物业管理信息,在这里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叫三资,三资管理台账(1)

中山市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页面。 南方 苏芷妍 拍摄

2022年12月,中山“三资”平台正式启用。古镇镇是中山“三资”平台的首批试点镇街之一,镇内的海洲村是平台首宗线上交易的所在地。

时隔一年,这位“线上掌柜”为中山乡村带来了什么变化?复杂的农村“资产账本”盘清了吗?南方 记者来到平台落地的试点,走访了古镇镇的多个行政村,看看“三资”平台给村里算好了哪些账?

什么叫三资,三资管理台账(2)

曾经,给村里算账这件事,让古镇镇海洲村党委副*袁锦明“很头大”。

海洲村是古镇镇的四个亿元村之一,也是中山最大的行政村之一,物业和土地出租是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们村有3000多个物业,租赁情况很分散。”袁锦明说。走进村委会十多平方米的档案室,里面堆放了上百个文件柜,都放满了纸质账簿和物业合同。

为了管理物业资产,海洲村配备了3个资料员,负责资产信息管理。“要找一个物业的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有些物业租期到了,也会忘记续约收租,还有不少物业被遗忘闲置。”袁锦明说。

漫漫的“账簿海洋”,吞掉了村干部的时间。“我们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做文件的归纳分类,每次找一份合同起码也要十多分钟!”袁锦明说。

以一份合同15分钟计算,海洲村3000份物业合同,全部系统整理就需要45000分钟,也就是750个小时,工作量之庞大可想而知。

类似的情况,困扰着不少古镇乃至整个中山的村干部。

古镇是中山村集体经济最为发达的镇街之一。“三资”平台得以在这片土壤上迅速落地推广,现实需求非常充分。古镇镇内12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都超过了千万元,古一村、冈南村、曹一村和海洲村都是闻名的“亿元村”。

2023年,古镇镇村集体资产总额近117亿元,排名全市数一数二。村子的家底变厚了,资金、资产、资源变多了,“三资”管理自然成了农村基层管理的关键环节。

怎样算好农村集体资产这盘大账?

此前,中山虽有“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平台”和“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但两大平台没有实现闭环管理,造成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信息差”,无法满足中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什么叫三资,三资管理台账(3)

中山市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小程序页面。图片来源:灯都古镇

建立一套资金、资产、资源打通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已是迫在眉睫。

2022年12月,中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山市财政局,共同推出了“三资”平台。“得知市里推出了‘三资’平台,我们立即申请成为第一批试点镇街。”古镇镇副镇长梁植华说。

什么叫三资,三资管理台账(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