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人口老龄化对个人带来的影响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04-11 08:58:22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人口老龄化对个人带来的影响(1)

随着全世界口老龄化日益加速,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问题也日渐显露。老龄化社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老龄化高速发展的原因

 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由于战争的原因生育率受到抑制之后出现生育率反弹,与全世界一样,结婚、生育出现了高潮,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9个,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超过百分之四十还多点,这些出生的儿童在六十年之后陆续在各个年龄阶段形成人了口高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不同程度进入了老年期。

2、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

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的提高了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平均寿命在短短的十多年间提高到近六十岁,现在平均寿命接近八十岁左右,

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在高房价和职场环境变化,许多年轻人选择晚生、少生,甚至不生。这就让人口的增长带来了青黄不接的负增长,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高房价使得许多年轻人难以承受,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结婚和生育。此外,职场环境的变化也让年轻人感到不安和焦虑。许多行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不稳定,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担忧,无法承担起家庭责任

生育不仅需要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而他们更希望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于事业的发展和自我价值观体现。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不愿意被传统的家庭观念所束缚。

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同时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而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锐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

人口老龄化将逐步提高人口赡养比率,2005年10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加重。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时就面对人口老龄化,将有限的财富用于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要顾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困难重重。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国家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放到老年保障及福利事业上,年轻一代才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的养老,家庭养老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养老问题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老有所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主要由家庭承担,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也是我国老年人比较认同的养老活方式。

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社会养老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低、缺乏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不足、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偏低,社会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

由于中国公民的健康素质普遍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劳动能力和劳动年限在不断增强和延长,今天70岁老人的工作能力甚至比35年前50岁中年人的工作能力要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适当地延长退休年龄,减轻全社会养老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劳动力的供给。推迟退休机制,可以增加社会的平均幸福指数,工作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让那些有工作能力的退休者选择晚退休或者不退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