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次生灾害,是由地震作用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可使地震灾害加重、损失增大。它包括多种类型,小编这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
1
火灾
地震火灾可由炉火、电线短路、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化学爆炸以及临时用火不当等引起。地震中火灾时有发生,加之地震造成的消防设施损坏、供水管道受损、交通堵塞以及社会秩序混乱等因素,地震火灾往往不能及时扑灭,以至发生蔓延而造成巨大损失。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中,东京市277处起火,其中133起蔓延成灾,烧毁了50%的城区,木结构房屋全部付之一炬。
2
堰塞湖
堰塞湖是地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阻塞河道壅水而形成的湖泊,其通常会改变壅水区上下游的自然环境,毁害淹没区的人工结构物,一旦堰塞湖坝体垮塌将形成洪水,造成巨大灾害。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共造成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其中,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的唐家山堰塞湖是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库容1亿立方米,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
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其中固体物质的含量有时超过水量,是介于夹砂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石、水、气混合或颗粒剪切流。汶川地震后,北川、绵竹一带发生了多处泥石流,如北川县擂鼓镇的魏家沟、柳林村的姜家沟、麻柳湾的窑平沟、老县城附近的西山坡沟和原北川中学后山任家坪沟等多处都发生了泥石流,其中任家坪沟泥石流直接掩埋了该村7队、9队村庄和原北川中学宿舍区,导致21人死亡、失踪,并直接威胁下游的灾民安置区。
4
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当其接近近海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有时可达20至30米以上,骤然形成“水墙”,瞬时侵入沿海陆地,造成危害。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最高达到10米,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地震时企业、学校、医院和实验室等贮存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因容器毁损造成泄漏,产生巨大危害。这些物质包括:光气、液氯、液氮、氮氧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以及放射性物质等。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9.0级特大地震,导致福岛、女川、东海等核电站11座核反应堆自动停堆关闭,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相继发生氢气爆炸,引发核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来自:山西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