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规律,写文章一定要通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直接关系文章的传播广度。
有一些文章写的非常好,分析偏僻入里,但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艰难晦涩的名词,导致传播力下降。
比如某本写唐史的书,我看了下,作者也是根据大量官方资料、民间资料整理成的,也是逻辑很连贯的故事,但是读起来的总体感觉,有种晦涩感,这类书籍只能逐字逐句的细读,不能略读,因为略读会不知所云,而细读会有种泥泞地中行走的艰难之感,少了阅读的畅快之感,我查了下往上的销量,也印证了我的判断。
反观某本写明史的书,首先是通俗,各年龄段都可以读,各学历的人群都可以读;第二是有趣,读来不枯燥,文笔流畅而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各类历史事件,在事件中展示人物性格;第三是深刻,通俗之余不乏深刻,深刻的剖析了明朝王侯将相的人物性格,带领读者走进了各类人物 的内心世界;第四作者还有自己的观点,读罢读者也有自己的观点,这就印证了哈姆雷特的那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比如某唐朝小说,它不仅构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最牛之处在于,此书既可以细读,也可以略读,细读的时候有味道,略读的时候仿佛画面感,那种在画面中穿梭的酣畅淋漓之感,非常连贯。
再比如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流传至今,据说;白居易在写诗的一个标准就是学问不高的老妪都能听懂。
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很多专业的分析其实讲的很好,但是问什么看的人少,就是因为太专业,看的人少,专业度和传播力确实呈反相关关系,通俗度和传播力呈正相关关系。
这也就是文科的东西为啥比理工科的东西传播的更广,也是这个原因。短视频里讲电子的绝对干不过讲心灵鸡汤的,而且差的不只一个数量级。
文字的传播和口头表达一样,老师讲课通俗易懂,那么课堂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晦涩枯燥,效果就会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