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雾霾就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虽然常被一起提起,但雾和霾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滴的尺寸在3~100微米之间,肉眼可见,色泽上为乳白色,它常常出现在高山、海滨、乡村等。
而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形成霾的细小颗粒物尺寸大多小于1微米,肉眼很难看见。
既然它两不同,那为何又被一起提及呢?
这就不得不提人类造成的污染物了。当大气当中出现污染物时就会促使空气中充满过量的凝结核,进而凝结核争食水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雾的形成,反倒是为霾天气创造了条件。
当然,雾霾的形成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它是由污染物和气象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雾霾横行的京津冀地区,每到冬季、进入供暖期,污染源排放就会增加。
有人曾经打趣道:“京津地区人民的幸福感可能来源于北方何时过境张家口”,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从中也可看出大风对雾霾的清除作用。
总体来说,在风速小、大气静稳、近地面逆温、湿度较高等气象条件下,更加容易产生雾霾。
具体来看:
风速小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
按照等级,它可以被分为18个等级,当风速小于或等于2米/秒,即风速为1级风左右的时候,空气流动性较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大气静稳
没有了风的“保驾护航”,大气静稳时间太长,雾霾依然会大范围出现。
静稳天气的形成离不开大气环流和地形。
当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高度降低,山地、丘陵、盆地等特殊地形阻碍空气流通时,就会形成静稳天气。
在我国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等地,静稳天气多发。并且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气候变暖趋势导致京津冀地区冬季静稳天数明显增多 。
湿度较高
相对湿度60%是个分界线,高于它则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同时相对湿度增加还会促使气态前体物向颗粒物加速转化,导致颗粒物浓度快速增加。
毫无疑问,雾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雾霾天气呢?一起看看下面这份雾霾天防范指南吧!
简易版:等风来
大风是雾霾的天敌,且成本较低,缺点就是风来不来还得靠天气。
初级版:口罩大法好
普通口罩对于2.5 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 需要医用N95口罩。
中级版:抗霾装备配全套
在家配备仙人掌、绿萝、铜钱草等各种增加空气含氧量、减少雾霾的绿植,在外戴口罩。
高级版:哪里无霾走哪里
主动避霾,哪里无霾去哪里。
北京有霾去上海,上海有霾去广州,广州有霾去武汉,到处都有霾,那就去西藏吧!此方法的缺点大概就是成本太高了吧。
你,学会了吗?
END
中国气象数据网
气象科学专业知识中心
联合出品
编辑:小据
封面图: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