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如何培养新时代下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一、立足自身需求自己培养。现在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大,仅靠教育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是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有的不仅是理论的支撑,还必须深入实践,具备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文凭转化为水平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行业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自己最了解、最熟悉。要自身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领导重视,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识和合力。还要形成机制,为人才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提供空间和机会。
二、创建协同育人平台培养。结合财政、科技、金融等领域政策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平台,支持和引导高校依托自身学科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打造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育人体系。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风投机构、创业园区、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完善校校、校地、校所、校企等长期共建模式,创新以项目为纽带的更加灵活的协同育人模式。坚持以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估体系,科学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优点和不足,立足我国国情、文化、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等,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研发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教育质量测评工具及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三、构建创新型社会氛围。大力培育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和浓厚社会氛围。一是建立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探索通过负面清单等方式,制定勤勉尽责规范和细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二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创新工作注入活力,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才能不断有所创造。培育出较高理论素养,能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三是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研规律,激发家国情怀,激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追求真理、勇攀高峰。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四是加强宣传报道和示范引领,加大科技奖励力度,每年重点奖励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者、典型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让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在宣传创新型事迹过程中,既要宣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宣传他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对那些经过努力而没有成功的失败者,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