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要擦亮眼睛看清合同猫腻。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愤慨。私企用模棱两可的合同去骗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孩子,过分吗?
合同是一家单位,工作是另一家单位——论“私企到底有多坑?”
我的儿子南方985大学研究生毕业,应届生身份应该是有不少就业方向选择的,但是因为涉世不深,被私企坑了一堑。
事情是这样的:研二时,导师推荐他在当地一家私企实习。实习结束后,公司对他们抛出橄榄枝,开出了优厚待遇,当时儿子不想留在当地,一心只想回合肥,因为女朋友在合肥等他。公司对他承诺,工作3-6个月后就让他回合肥一家单位,那儿有办事处,如果儿子担心可以有合同保障。高薪的诱惑和公司信誓旦旦的承诺。儿子动心了。
虽然动心,儿子还是有警惕性的。他要求在合同上要有保障自己能回合肥的内容。于是,公司为儿子量身定做拟订了一份合肥的合同。这样,儿子顺利拿到了合肥某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地点一栏上面清楚地写着“合肥及工作发生地”。
慎重起见,儿子又发给我们看。后来才知道猫腻就出在这几个字上,合同上工作地点的不确定其实就是一个“坑”!
直到现在,我都自责不已。作为一个四五十岁的成年人,竟然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来帮孩子认识人性的坏。
继续往下讲吧。
我们当时认为合同没问题,因为社保在合肥交,主管告诉儿子到时会派遣他去合肥办事处,三到六个月后就可以。我们都是体制内工作的人,我们信奉承诺,我们很高兴儿子能工作顺利,我们也翘首企盼儿子早日和我们团聚。
三个月到了,主管说等半年后吧。
好的,半年时间很快。
半年到了,儿子又去找主管,事情好像变了,主管一口咬定说没有承诺儿子回合肥,工作必须满一年再考虑其他!!!
儿子慌了。三个月到半年,半年又到一年,一年后,真的能回合肥吗?
这时候的我们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再次研究合同,对“合肥及工作地”这几个字抱有深深的疑虑。我们在抖音直播间询问律师,又跑到律师事务所,律师们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依然是协商解决。
回来的路上,我们步履蹒跚,心情沉重。合同猫腻重重,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都不知道如何识破,更何况一个刚毕业的孩子?
现在陷入两难境地,儿子不想留在当地,就得考虑重找工作,当下大环境好工作难求,又失去了应届生身份,社招的路上还得披荆斩棘*出血路。
女朋友在合肥也已找好工作,只等他回来谈婚论嫁。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问问大家:我的孩子现在该怎么办?
搜索
毕业生小心合同陷阱
毕业生遭遇协议陷阱
合同不写日期有问题吗
被诱骗签了合同怎么办
银行的合同可能无效吗
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