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莫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题为《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的演讲。他首先把我国20世纪的60年代初期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定义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古怪而狂热的时期”。并充分调动了想象的智慧,把吃煤、一群“光腚猴”去上学、啃树皮练就“大钢牙”等贫穷与饥饿的细节描绘得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而且他声明:“我敢保证我想象的都是真实的”。
那么莫言是怎样走上作家之路的呢?原来是“为了能每天吃三顿饺子才立志当作家的!”莫言此言一出,不难想象美国人夸张的惊诧表情:原来眼前这个胖墩墩的中国人,当作家都是饿出来的!由于此故事讲的场合实在是太多,在此就不赘述了。下面重点了解一下他的写作理想:
莫言承认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是不崇高的,低俗的。划重点:
“我创作的最原始的动力就是对于美食的渴望。当然在我成名之后,我也学着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那些话连我自己也不相信。”
但这些话是面对美国人说的,在国内是不会这么贬损自己的。而“冠冕堂皇”的话在国内却很有市场,有人张口闭口就是“莫言说”。
他们或是“语录摘抄”,或是对“莫言说......”赞美几句,或是长些篇幅的赏析“莫言说......”。更有甚者,宁愿把别人的诗文挂上莫言的名字。其中有一首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有人在酒桌上朗诵给莫言听。莫言道:“这要真是我写的该有多好。”“我希望这些朋友们赶快正名,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面对连莫言自己都不相信的鸡汤文,年轻人是不是能清醒一点?
再看莫言是怎样向美国人坦陈自己为什么喜欢暴露,不喜欢歌颂的创作“风格”的:
划重点:“我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人,所以我的作品中充满了世俗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当了主人,全国人民的地位是平等的,1955年出生的莫言为什么要说“出生在底层”?
“饥饿和孤独”是莫言为自己的人生涂抹的底色。现实中的莫言家中最小,母亲允许他“吃奶吃到五岁”。国家最困难的三年,莫言的村与临近的四个村同属国营农场,有充足的定量口粮,所以他们村与周围的村没饿死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