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急救中心、北京120海淀分中心与北京当代商城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急救科普宣传活动。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而有时,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数据显示,平均每10秒就有一天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25秒就有1人死于车祸;平均每天有150人死于溺水;气道异物梗阻窒息的死亡率高达67%。而当心脏停止后大脑皮层能够耐受的存活时间只有4分钟,必须由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开始进行心脏复苏抢救。
据了解,目前社会公众对于急救科普的兴趣度非常高,但多数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有一些简单了解过急救常识的人也会存在动作不标准或判断病情不准确的情况。
当身边有意外发生时,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急救技能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挽救生命。关于这些急救知识,你了解吗?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是由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亨利·海姆立克教授发明的。20世纪60年代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在美国意外死因排列表上名列第6,而人们在急救急诊中,常常采用拍打患者背部或者采用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1974年他作了关于这个腹部冲击法的首次报告。1975年,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活动现场120急救导师现场讲解急救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佳昕 摄)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展现。当有人发生异物窒息时,身边的人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排出,使人获救。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预防进食时避免食物和异物卡喉,应注意以下几点:将食物切成细块;充分咀嚼;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等,另外有假牙者和饮酒后进食者应格外注意。
心肺复苏
日常生活中,溺水、触电、外伤、异物吸入、疾病发作、煤气中毒、过敏等意外情况,均可导致心脏骤停,发生猝死。对于这类患者,在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术,即常说的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
具体流程:在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施救。
第一,判断患者意识。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继续检查呼吸,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并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判断其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大声呼救,请人协助帮忙拨打120。
第二,松解患者衣领及裤带,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两手重叠,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第三,打开气道,清理口腔异物,人工呼吸。每按压心脏30次,人工呼吸2次。从心脏按压开始到送气结束,操作5个周期。做完后,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如停止按压后颈动脉搏动继续存在,说明患者自主心搏已恢复。
第四,对于恢复心跳的患者,应继续监护,等待急救人员到场进一步抢救。
120急救导师现场演示人工呼吸(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佳昕 摄)
AED使用
AED的英文全称为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中文译作“自动体外除颤器”。它是一种检测致命心律失常的装置——这种心律状况下,心脏是在颤动而不是泵动,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泵血功能——然后允许救援人员用它释放一定量的电击,让心律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使心脏重新有效地泵血。这个过程被称作“除颤”。
心脏骤停病人早期85%-90%是室颤,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AED除颤。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心肺复苏(CPR)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抢救手段。
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开。患者仰卧,AED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侧进行除颤操作,这样方便安放电极,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另一侧实施CPR。接通电源:开电源开关,方法是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
第二步:贴。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175px左右,在粘贴电极片时尽量减少CPR按压中断时间。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
第三步:插。将电极贴片导线插入AED主机。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
第四步:电。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或大声宣布“离开”。当分析有需除颤的心律时,电容器往往会自动充电,并有声音或指示灯提示。电击时,患者会出现突然抽搐。第一次电击完成后,立刻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电极片需一直贴在患者身上,每2分钟左右,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