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在什么地方,塞罕坝历史真实故事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4-05-28 15:35: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猛然间,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绿色世界。你悠闲地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头顶上常常会有一群又一群喜鹊,在墨绿的树梢间嬉戏鸣叫;在小道旁的翠绿草丛中,一只又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扑扇着翅膀翩翩起舞。此时,一股细风夹杂着青草扑鼻的清香,柔软地拂过你的脸颊。抬眼望去,大团大团的云朵仿佛挂在了翠绿的树枝上,正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这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塞罕坝。

塞罕坝的天蓝得晃眼,塞罕坝的树绿得迷人。行走在塞罕坝的花草绿树之间,心情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

塞罕坝位于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交界处,被人们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如此美轮美奂,并不是天然造就的,而是几代中国林业人成年累月、不畏艰辛、战天斗地所换来的。

那是1962年2月,来自19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的热血青年和242名优秀林业工作者,怀着“给北京阻沙源、给天津涵水源、给国家增资源、给地方增财源”的宏伟目标,浩浩荡荡开进塞罕坝海拔1500米以上荒无人烟的荒沙地。他们住窝棚、喝雪水、啃干馍,迎风斗霜,挖坑栽树。这些英雄的创业者们,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沉痛打击,却仍然夜以继日,不舍不弃,胼手胝足,持之以恒,硬是在遮天盖地的荒沙地上营造出一块让世人瞩目的绿洲。

经过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和顽强奋战,如今,美丽的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1658平方公里。可以豪迈地说,我们的林业人创造了世界林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一个清风细雨的早晨,我随着人流走进塞罕坝展览馆,缓缓地走过那一块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展板,仔细地阅读着记载塞罕坝艰苦创业历史的每一个文字。那一刻,我被塞罕坝的人和事感动得泪流满面。

是啊,那一块块展板,就是人们心中矗立着的一座座丰碑。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当代林业英雄群体:第一任党委*王尚海,把自己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塞罕坝,在病情危重的时候,这位塞罕坝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躺在病床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硬是从喉咙里挤出细弱的声音,一再叮嘱家人:我死了以后,骨灰全撒在塞罕坝的林海里……

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日日夜夜战斗在塞罕坝黄沙窝窝里的劳动者:像陈锐军、初紧梅夫妇,在塞罕坝高高的防火瞭望塔上,一呆就是十几年。他俩是怎样度过那一个个不眠之夜的呢?特别是夏天,瞭望塔上最要命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蚊子,在瞭望塔周围张牙舞爪地盘旋着。到了冬天,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气温一般是零下40多摄氏度,坝上生硬的风刮在人脸上,像刀割肉一样。在这样的季节,别说站在无遮无拦的瞭望塔,就是钻在房间里也冷得让人发抖。然而,十几年的时间,夫妻俩硬是从没喊过苦、叫过累……

还有第一任场长刘文仕和副场长、高级工程师张启思的感人故事;还有六女上坝绿化荒原那催人泪下的动人场景;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人们叫不上名的建设者和奉献者……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毫无怨言地把最美好的青春播撒在塞罕坝的山山峁峁间,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写进了这片热土里。

可以豪迈地说,他们是当代中国林业人的骄傲。

离开塞罕坝展览馆,沿着绿树遮掩的林间小道继续往前走,眼前突然出现一汪波光粼粼的湖水。走近一看,那一汪清澈的湖水被厚厚的草甸子围护着,草甸子中到处是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这些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给湖面披上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花衣衫,把整个湖面装扮得多姿多彩。

顺着湖面上搭起的木板桥走过,时不时会有鱼儿跃出水面。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湖面游来荡去,一只只水鸟从水面掠过,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辽阔的远方。眼前的场景美得就像一幅塞上高原的油画。

在湖水的尽头,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就是滦河的源头。滦河水是北京和天津的重要水源,潺潺流淌的滦河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像嵌在塞上高原的一条金腰带,放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这时,坝上吹来了微风,挂在树梢上的洁白的云朵,不断变幻着身姿,随风飘向那蔚蓝的天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0日 08 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