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大地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传说:明朝洪武年间,许多南京市民都在街上玩社火、猜灯谜。朱元璋也兴致勃勃地微服出游,逛到珠玑巷,看到一户人家在灯笼上画了个骑着马的大脚女人,怀里还抱着个大西瓜,让路人猜这个灯谜的含义。朱元璋一看,不禁大为恼火:这灯谜的意思不是在诋毁马皇后吗?马皇后恰好是淮西人,且是大足。于是认定这户人家有意侮辱马皇后,一怒之下便拟一道圣旨将全巷的人发配到了青海。
这个传说并非毫无根据,一些地方史学者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青海汉族家谱中有关于祖先来自南京珠玑巷的记载。
青海汉族来自南京?
到青海汉族的老百姓家里做客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堂屋正对的品字形面柜最前面有一个米柜,青海不产大米,也不以大米为主食,为何要放一个米柜?而且米柜常常是空的,后面那两个面柜却经常是满的,难道青海汉族真的是从南京迁徙来的吗?
很快,青海地方史研究人员为南京珠玑巷人迁来青海找到了佐证,《纲鉴总论》之《广注·明朝篇*京民》中写道:“帝以元宵灯谜画一妇女,手怀西瓜乘马,而马后脚甚大。上曰:彼以皇后为戏谑,盖言淮西马后脚大也,*京民不守本分者。”《明史演义》也记述了这一故事,并明确记载发生这一事件的时间是“洪武三年元宵”。
经到南京实地考证,研究人员发现明朝时的南京确实有名称类似珠玑巷的街巷——朱子巷,这一街巷最初叫“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称为“珠履巷”。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屐巷”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南京城南地区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特别有意思的是,云南汉族也自称来自南京竹子巷,看来都是从南京走出去的,至于是被发配还是被移民,多数专家还是倾向于后者。有史料记载,明初经过十几年的战争后,一些地区人口稀少,要恢复发展经济就需要大量移民,经常有好几个县、好几个府集中在一个地点出发,如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在山西大槐树下,因此,青海汉族说来自南京珠玑巷就不难理解了。
汉人在青海驻军屯田
青海古为蛮夷之地,也是边境之地,青海汉族是中原地区历朝历代长期移民的结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戍边军人的落户,使青海汉族人口逐渐多了起来。
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由中原向西部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开始了。公元前61年,70岁的汉将军赵国充西进平息羌乱。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赵国充向汉宣帝三次上《留屯田十二便》奏章,建议在河湟地区罢兵屯田,汉军一手握枪守卫边疆,一手握锄开田种粮。奏章建议从临羌到浩门(今甘肃永登。青海民和一带),开垦2000余公顷土地,留步兵120281人,分屯至各要害处垦田,待春雪消融时,引水灌溉,再伐木600余株,顺湟水下放,建造沿途驿站,同时整修道路交通,架筑桥梁。如此,军队每月所需粮食由原来的99630斛减至27363斛,剩余粮食还可以充实国库。赵国充“寓兵于农”的策略实施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汉武帝时,汉王朝与北方匈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决战,自张骞开通西域后,在今河西走廊相继设立了河西四郡。公元前111年,汉将军李息、徐自为率10万大军打败了与匈奴相连并威胁汉朝廷的羌人联盟军队,大部分羌人归降,其首领杨玉被封为归义侯,另有部分羌人退居到青海湖西南的大山深处,中原王朝至此开始经营青海。汉军在青海设置“护羌校尉”一职,专门管理湟水流域军政事务。汉王朝西定青海,汉人也逐渐从内地迁徙过来,在河湟地区安家落户、垦田种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一诗中所描述就是发生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战。青海自古都是兵家所争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悲壮的故事。大非川位于今天的兴海县境内,唐代名将薛仁贵带领的大军在这里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因此落了个贬为庶民的下场。如今,海南地区有不少薛姓人家,他们都自称是薛仁贵的后代。
由此可见,古战争的发生,也是汉族来到青海的一个重要渠道。
汉人经商来到青海
经商是汉族来到青海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历史上青海是唐蕃古道、丝绸南路必经之地,今天的湟源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地点,国内外客商云集于此,其中也包括中原的汉族商人。吐谷浑王朝发展至鼎盛时期,为了扩展草场,一度将控制中心迁徙到青海湖附近,北可与蒙古草原接壤,向西可通往西域、中亚,向南可到达西藏及印度,向东可与黄河、长江流域发生贸易往来。公元五世纪至七世纪,吐谷浑不仅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北方和西南民族交往中起到中介作用,其开辟的丝绸南路不仅为开发和建设祖国西北边陲做出了巨大贡献,还让众多客商云集青海,其中许多客商都定居下来,如回族、汉族等。
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将弘化公主许配给吐谷诺曷钵汗,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唐蕃古道由此鼎盛。唐蕃古道是唐朝时期一条连接中原内地与青藏高原的“天路”,东起长安,过甘肃临津关到青海的乐都、西宁,向西翻过日月山,全长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程在青海境内。至宋代青唐城(今西宁)建成后,吐蕃、回纥、汉人等商贾聚集于此,并被允许在这里建房居住、坐地经商,大批汉族由此落根青海。
此外,青海还是古代的流放地之一,被发配到青海来的汉族也不在少数。
曾辉煌一时的世家大族
汉王朝在青海设置了三个郡治,一是金城郡,管辖5个县:临羌(今湟中多巴)、安夷(今平安)、破羌(今乐都老鸦城)、河关(今贵德)、允吾(今民和下川口)、允街(今甘肃永登);二是西海郡(王莽所设),郡治龙夷城(今海晏三角城),主要是内地犯人的发配地;三是西平郡(从金城郡分置出来的),下辖4个县:西都(今西宁)、临羌、破羌、安夷。
自汉魏以来,汉族不断从内地迁移过来,他们当中不只是戍边军人、商人或犯罪之人,还有一些大姓名族,他们在此安心定居,曾一度活跃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
汉儒“三老”:正当西晋内部爆发“八王之乱”,各地军阀建立地方政权及所谓氐、羌、匈奴、羯、鲜卑“五胡乱华”的时候,内地有许多汉族为了躲避战乱,西迁至河湟地区。1942年乐都出土了著名的《三老赵椽碑》,碑文记述了主人叫赵宽,字伯然,是赵国充的孙子,由甘肃天水迁居青海,居住在破羌县。赵宽担任过浩门县县长助理,誉称“三老”,是位有学问有修养的汉儒,他继承祖父遗志,扎根青海,艰苦创业,在传播汉文化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金城韩氏:史书上说金城人韩遂声望很高,曾东入长安,游说朝中数位将军铲除宦官,扶助汉室。公元184年,湟中月氏胡人北宫伯玉起兵反汉,特邀韩遂做军师,进军长安。失败后,韩遂在公元202年接到曹操征西将军的封赏,拥有了强兵猛将,但不久遭到曹操的猜忌和围攻,在与曹操抗衡中兵败逃回故里,公元215年病死在西平。
豪门麴氏:东汉末年有个叫鞠谭的人,他的儿子选择了西平作为自己家族的避难所,后来把姓氏改为麴。西平麴氏是河湟的豪门大族,不仅聚敛了大量钱财,还组建有私人武装。魏明帝曹丕即位后,西平麴氏凭借强有力的经济实力,起兵反魏,后来遭到曹魏的镇压,部分麴氏迁居金城郡(东晋时金城郡治已从允吾迁到榆中,即今天的兰州东)。公元499年,在北凉任职的麴嘉被拥立为高昌王,立国141年,直至公元640年被唐朝所灭。
望族郭氏:郭氏是西平汉族中非常有名望的家族,《三国志》上称之为“河右大族”。东汉末年西平郡的功曹郭宪是一位德高义重的志士,公元215年被封为关内侯;公元252年,蜀将姜维进攻西平,活捉了魏国的中郎将郭修,郭修假装投降,趁机刺*了西蜀宰相费袆,郭修死后被魏国追封为长乐乡侯,赠谥号威侯;此外,三国时期明元郭皇后也是西平郭氏中的著名人物,其功绩可与清朝孝庄皇后媲美,明帝死后,司马氏专权掌政,郭皇后以太后名义出面主持朝政,先后辅佐了曹芳、曹髦、曹奂三个小皇帝,公元263年郭太后逝世,两年后司马炎篡位,改国号晋。明元皇后郭氏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青海历史人物中第一个登上皇后、皇太后宝座的人,也是在汉文典籍中第一个被正式立传的女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