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国的经济强省,自然少不了人称苏大强的江苏省(简称苏),散装的十三太保个个牛气冲天,都是全国百强市。江苏省南边的邻居浙江省(简称浙)同样是经济强省,而位于江苏省东南,浙江省东北的上海(简称沪或申)更不用说了,国家的经济中心,世界级大城市。
关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有很多个经济地理名词,比如著名的“宁沪杭”。沪是指上海,宁是指江苏省省会南京,杭是浙江省省会杭州。南京、上海、杭州形成一个大三角,在这三角之间有很多经济强市,比如江苏省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省的湖州、嘉兴。不过宁沪杭的地理范围相对较小,不能完全把江苏省和浙江省容纳进来。无论是长三角,还是宁沪杭,都和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浙江省南部的金华、温州等地关系不大。由于这些来电子商务的流行,现在又出现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名词,叫“江浙沪包邮”,这不知道让多少外地的朋友羡慕。
不过,有些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沪是上海,浙是浙江,都是各自省市的简称,可是江苏省的简称并不是“江”,为何叫江浙沪而不是苏浙沪?江苏省脱胎于清朝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当时包括上海)和安徽两省。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江南省拆分后,取江宁府(南京)和苏州府的首字称江苏省,简称为苏。江苏简称苏而不是江,据说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江苏省的省会实际上在苏州,而南京则货真价实地当过安徽省省会。江苏省省会迁到南京,是在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省省会从南京迁到了安庆。
既然江苏从来没有简称为“江”,那为何又称为江浙沪呢?
这里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个很有意思,是说浙江的浙,上海的沪,都是水字旁,可江苏的苏却不带水头旁。从字的角度来看,“苏浙沪”不如“江浙沪”更有整体感,所以就没叫苏浙沪。相同的说法还认为浙和沪都代表一个水系,苏并不是一个水系,所以就用“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