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密切关注三峡大坝的设计和建设,我可以确信地说,三峡大坝绝对是世界上质量最高、设计和建设最好的大坝之一。”上述观点来自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罗杰斯(Michael F. Rogers)。7月23日,由中国能源报和中国大坝工程学会联合推出的微信公号“大坝新闻”刊载了迈克尔·罗杰斯《关于三峡工程安全状况的评述》。罗杰斯在文中称,基于其对三峡大坝设计和建设质量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大坝工程师的信任和信心——“他们是世界上最好、最优秀的工程师,我相信三峡大坝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该文是罗杰斯就媒体基于不确定的卫星图像而做出的关于三峡大坝安全问题猜测的报道作出的回应。7月上旬,一则关于三峡大坝“发生扭曲变形并可能溃坝”的谣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三峡大坝变形”图组合出现的,还有一张宜昌交旅集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7月5日发布的“三峡大瀑布景区暂停接待游客的通知”。“三峡大坝变形决堤”论的传播者试图诱导舆论认为,正是“变形、溃坝”造成了景区“封坝”。此后,三峡集团给出详实监测数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高分六号卫星图像予以数次辟谣。
拍摄于2019年7月的三峡大坝右岸下游全景。 微信公号“三峡小微” 图
罗杰斯在《评述》一文中表示,作为大坝工程师,自己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参与了100多个新建大坝的设计建设和已建大坝的加固工程。“我认为大坝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世界各地的建设过程中,保障安全是大坝工程师优先考虑的事项。大坝工程师把大坝安全提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大坝安全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大坝工程师,是非常严肃的议题。”
罗杰斯称,2011年以来,他曾先后五次到访中国,认识了许多中国同行,参加了多次学术交流会议,从中了解到,上述这点在中国尤为突出。“通过对诸多工程的了解,包括2012年考察三峡工程,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工程师为确保大坝具有尽可能高的安全度所做的巨大努力,见证了中国大坝工程界对大坝质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视。以中国对大坝安全的重视程度来说,我对三峡大坝良好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监测充满了信心。”罗杰斯认为,三峡大坝出现安全问题这一毫无根据的谣言将会消失。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1m,坝底宽度126m,坝轴线全长2309.50m,共分为113个坝段。坝段间采用横缝分隔,各坝段可单独受力。
根据三峡集团披露的数据,三峡大坝2006年全线挡水、2010年至2018年连续9年蓄水至175m水位运行,运行以来的监测资料表明:各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工程运行安全可靠。大坝变形方面,截至2019年4月,坝基累计垂直位移在1.45mm~26.69mm之间,坝体沉降趋于稳定,蓄水前后没有明显增加;坝基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0.24mm~4.63mm之间,蓄水前后坝基位移变化多在1.0mm以内;坝顶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1.82mm~28.70mm之间,主要受水位和温度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每年冬季向下游位移,夏季向上游位移;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布与坝高相关,表现为河床中间大,两岸逐渐减小,符合重力坝变形规律,坝体变形处于弹性状态,各项指标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针对外界的热议点,澎湃新闻曾邀请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剖析“三峡大坝变形”谣言中的伪科学,并解释何为“坝体变形处于弹性状态”。
张博庭解释称,在压力荷载作用下,任何建筑结构都必然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例如,我们常见的高楼大厦,因为它只有下面的基础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在风力作用下,常常会发生一定的结构变形(位移晃动)。水坝的结构与高楼大厦有所不同,它下面的基础和左右两岸坝肩三面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尽管水库的水压力要比自然界中的风压力大得多,大坝的结构变形要比高楼大厦小得多(通常要小几个数量级)。在压力作用下绝对不产生任何变形的工程结构,几乎是不存在的。
张博庭称,观测数据中的“坝顶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1.82mm~28.70mm之间”就相当于高楼大厦在风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一般来说,一座185米高的大楼,在风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几十厘米的弹性位移,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一座180多米高,2000多米长的大坝,在巨大的水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最大弹性位移,最多也没超过28.7毫米。这说明,三峡大坝结构稳定性非常高。即使在巨大的水压力作用下,大坝的结构变形也非常小。
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范夏夏7月11日接受了中国三峡传媒记者采访时称,三峡集团作为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有责任有义务告诉民众三峡大坝真实的状况: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岿然不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范夏夏说,“三峡工程,或者说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国水电工程代表了世界水电行业的最高水平,从这个意义来讲,只有中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才真正掌握三峡大坝的真实性态。因为我们有理论、有实践、有数据,这就是事实。任何没有科学缜密监测数据的猜断都是不科学的、不负责任的、外行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