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雨下得很大,瞻仰黄帝陵的行程被迫取消,坐上大巴,去饭店,午餐。
下一站: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它是陕西和山西两省共有的旅游景区,南距西安市350千米。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于此,河口急收,狭小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有河水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被压缩到20至30米宽度,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下来,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在车上,导游告知,壶口镇下大雨,不知道景区是否关闭,大家有些失望,但雨小了,又有了一线希望。坐在车上,听导游讲解,每个人心中,其实都盼望景区开放。
车行在黄河公路上,雨又大起来了,看来,今天的壶口瀑布怕是看不成了。
好不容易到达游客中心,雨依然下过不停,不过比先前小了许多。导游去转了一圈回来,告诉大家,景区没有关闭。大家欣喜万分,开头的烦恼一扫而空。
照例是排队,上景区摆渡车。今天由于下雨,游客不是很多,很快就登上了车。天公作美,还没到景区的时候,雨竟然停了。
下车后,沿黄河岸边的通道前行。河的对岸,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那里的地形和陕西这边差不多,都是砂岩黄土。雨后,远处的山里溪流倾泄而下,在黄河的河床上铺开,直奔河谷,水很深,形成一道宽阔的泥沙瀑布。
继续前行。
此时,涛声隐隐如雷。循声望去,前方河谷里雾气弥漫。河谷十分狭窄,奔腾的黄河水被挤在河谷中,不断底咆哮着,不时卷起一个个浪沫横流的漩涡,转瞬即逝。
手扶着谷边栏杆,雾气很快就浸湿了皮肤和头发。
眼睛盯着瀑布,仿佛是一大块奶黄蛋糕在壶口颠得粉碎,碎成点、成雾,一排排水帘不断涌来,势如万马,相互挤揉,奔腾倾泻,流向远方,时不时地,感到眩晕。
站在岸边,看着河水奔流,不由得想起《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脚下的石,如蜂窝,被水雕凿得大洞小眼,更有一些地方,冲成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不由惊叹,这柔情的河水,经过时间的洗礼,硬生生地在砂石上,一寸寸,一点点,磨蚀切割,包括壶口地形,就这样不断地向上延伸,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力量伟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博大宽厚,柔中带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遇强则抗,不平则呼,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永不屈服。这不就是伟大的民族气节吗?
夜晚,大家来到了一个叫“壶口窑洞山庄”的酒店住宿,条件还可以,晚餐就在山庄进行。
我们到达餐厅的时候,早已是人山人海。晚餐为自助餐,人们都在狼吞虎咽。我们找到被安排的座位坐下来,等餐的时候,眼睛被墙上的“陕西八大怪”所吸引,觉得挺有意思,摘录如下:
第一怪:面条像裤袋
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
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奈饥燎的太。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
陕西把饼叫锅盖,里酥外脆易携带。
第三怪:辣子是主菜
虽说湘川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
辣面扮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第四怪:碗盆难分开
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
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
第五怪:手帕头上戴
陕西农村老太太,花格手帕头上戴。
防晒防尘又防雨,洁手擦汗更风采。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节料少钱财。
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
第七怪:姑娘不嫁外
长安建都十几代,人杰地灵春常在。
风调雨顺生活好,陕西姑娘不对外。
第八怪:不坐椅凳蹲起来。
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
问他为啥不坐着,他说这样更自在。
另外搜集了第九怪和第十怪:
第九怪:不爱软枕用石材
三秦大地庄稼汉,不爰软枕爱石块。
冰凉坚实有奇效,醒脑提神金不换。
第十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民风淳朴胜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
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要震翻。
其实这些都是三秦人日常中热爱生活,不藏着掖着,豪爽耿直的写照。
陕西人亲近群众艺术,高兴时放开嗓子吼上一段,高亢吼声激荡长空,回荡四野,抒发心中的豪迈;悲伤时吼上一段,苍凉悲戚,山川为之动颜,草木为之低垂!
相对来说,这餐还是很可以的,有鸡蛋、包子、馒头,菜类有鱼有肉。谈不上丰盛,但在旅行中还是差不多了,尤其是那个小米汤,我这个南方人,吃惯了米饭,第一喝上这个小米汤,清香爽口,吞下去,还想第二口第三口,不一会儿,一碗已经是底朝天了。
回到酒店,外面院坝里正在表演秦腔,很是热闹,但由于很疲倦,没有去观看,洗漱过后,到头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