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尼赫鲁曾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美丽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浸润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比如我国各省简称,我们常常可以单凭简称内的一个字就可以联想和感受到相应省份的文化底蕴。
湖南作为江南大省,早在先秦时期便基本属楚国,唐朝末年又有许州人马殷以潭州(今湖南长沙)为都城建立马楚政权。岳麓书院的一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不仅道出了湖南的文教之盛,还将湖南和“楚”字绑在了一起。既然如此,湖南的简称为何不是“楚”,而是“湘”?
战国时期的楚国
一、“湘”的由来1、湘江之名
任何一个地名、一条水名,都会有一个来源。举个例子来说,汨罗江之名源于汨水流经古罗城而来。2800多年前,楚武王灭罗古罗国,将其贵族、百姓迁于汨水、湘水流域,他们在汨水下游南岸修建了古罗城。湘江之名同样有源头,目前关于湘江之名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一,“湘”通“蕩”,意为烹煮,传说古罗人习惯用三足鼎烹鱼来祭祀河神,故将他们生活区内的最大河流命名为湘水。
此说法的理由是“湘”字最早见于《采蘋》,诗中有“ 于以湘之? 维錡及釜”,然而《采蘋》却是属于《诗经》中的《召南》部分,而召南位于陕西岐山之南,和湘水离之甚远,二者难有交集。其二,秦始皇命人开凿灵渠,将湘水和漓水联通,因两条水系相离,故分别命名为湘水和漓水。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可时间对不上,早在战国时期,《楚辞》中便已有湘水之名。
湖南主要水系
既然这两种说法的可信度不高,那么湘江之名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按古代造字的习惯来说,“湘”应该和“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字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意为观察、巡察等。据《史记》所载,舜帝晚年南巡,途径苍梧之野(今湖南永州)时病逝,葬于九嶷山(位于今永州宁远县)。九嶷山是湘江的发源地之一,舜帝葬在此处,且他是在巡察期间病逝的。
后世会不会因此用“相”、“湘”来为湘江命名,以表达对舜帝的纪念?相传娥皇和女英在得到舜帝病逝的消息后,不远千里赶到了九嶷,她们扶着青竹痛哭不已,眼泪在竹子上形成了若干斑点,哭完后,她们又跳进湘江追随舜帝而去,后人将九嶷山上有斑点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将娥皇和女英称为“湘夫人”,将舜帝称为“湘君”。这些关于舜帝与湘江的故事应该是可以支撑湘江之名的。
舜帝的归宿——九嶷山
2、“湘”由水名而成地名
古代为地域命名,常习惯根据地域与相关山、水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命名,比如山阴、岭南、江南、淮南等。湘江作为湖南境内的最大河流,以湘为名的城镇肯定会有。据相关史料所载,秦始皇在一扫六合后,施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包括长沙郡(囊括今湖南东部)和黔中郡(囊括今湖南西部)。长沙郡的治所设在湘水下游西岸,其地命名为湘县(今长沙)。
汉朝建立之后,汉高帝刘邦施行郡国并存制,将长沙郡改为长沙国,都城还是设在秦朝时期的湘县,不过将县名改为临湘县,后又从中分出湘南县(位于今湘潭)。西汉末年,汉哀帝按《推恩令》之制,将长沙王刘鲁入之幺儿封为湘乡侯,建湘乡侯国(辖今湘乡、双峰等地),相当于说西汉时期有了临湘、湘南和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