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晚,我们定的几个重点就是文化 艺术 科技。整台晚会也围绕着这几个重点来,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2月12日,央视牛年春晚总导演、杭州人陈临春接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央视牛年春晚已经落下帷幕,这台凝聚了陈临春带领的整个节目组全部心血的晚会,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是晚会上令人炫目的科技手段。“时代在发展,春晚也要与时俱进,要了解年轻观众喜欢什么。所以我们的在节目中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就是想要把今年的晚会做出更多新意。”
比如说时尚秀《山水霓裳》里的“一秒换装”。“这个节目就是通过AR技术实现‘拓展现实’,将事先拍好的片段与现实无缝衔接。”
还有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共同带来的歌舞节目《牛起来》,也通过AR技术实现了春晚现场与身在香港的刘德华完美同台的效果。
科技元素不仅在春晚舞台上随处可见,也在春晚后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台上与刘德华、王一博抢c位的机器牛“犇犇”,下了台之后,就“兼职”送起了盒饭。
在接受小时新闻记者专访时,陈临春坦言,作为一个杭州人,老家的科技智能化的氛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也更加注重在春晚中融入科技元素。
而为整台晚会提供技术支持的,正是杭州大丰实业有限公司。
陈临春笑言,大丰的技术团队里有很多人都是浙江人,操着一口浙普话,北方人有时不大听得懂,但是他一听就觉得很亲切,因为都是自己老乡。
晚会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表示,整台晚会最精彩的节目是戏曲节目。
提到这一点,陈临春也觉得很欣慰。“我们从最开始筹备的时候,就把戏曲节目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来攻关。戏曲是我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但是由于戏曲节目连续多年登上春晚,难免会出现节目过于雷同的现象。怎么样把戏曲节目做出新意,做出特色,让大家能更好地领略戏曲的魅力,成了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节目组想到,当年的上海大世界曾是中国20世纪初最有名的艺术舞台,很多梨园名家都曾在大世界演出,那里也记录来中国梨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因此,他们找来了上海大世界当年的图片,按着图片的模样,打造出当年的梨园景象。同时,又紧扣如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把握好戏曲节目的节奏。精心挑选选段、演员,最终成就了这一段备受好评的经典表演。
而“文化”元素中,有一个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点,就是国宝佛首。
“我们当时想寻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挺巧的,就知道了佛首的故事。我们觉得它与我们的晚会非常贴合看会,佛首本身也带有一种祥和、祈福的象征意味,同时它也是归来的国宝。在春节的时候看到它,听到它的故事,我们觉得能够更加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同样给国人提气的环节,还有几位航天科学家代表的现身。“这也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安排的环节,因为嫦娥五号、天问、北斗这些航天项目,代表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它们一出现,大家就一定会觉得很振奋。”陈临春说。
这台牛年春晚,也极具怀旧气息,在辞旧迎新之际,这样的氛围令人尤为感怀。比如一开场,岳云鹏与孙越的相声节目,就带领大家回顾了一遍历年春晚的歌曲。后面的节目,更是设置了《牧羊曲》、《明天会更好》等怀旧歌曲节目。“选这些歌也有我们的用意。比如《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我们安排在疫情主题的小品之后,因为我们实在想不出比这首歌更好的表达,我们希望可以用这首歌对大家说,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虽然春晚已经落幕,但是陈临春也无法回老家杭州过年。
“休息两天,就又要上班了,因为还要忙活元宵晚会,我们争取正月十五再给大家奉上一台精彩的演出。”陈临春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