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行政区划制度独树一帜,其中县的地位高于市,令不少外国人感到诧异。究其缘由,渊源已可追溯至上千年前。
这要从日本曾实行的"五畿七道"说起。所谓"五畿",是指京都一带的5个国,包括大和、山城、河内、和泉及摄津。而"七道"则是除京畿区以外,日本全国分为7大区域,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及西海道。这7大区域下再细分为68个"令制国",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州"。
这种行政区划体制一直延续至19世纪中叶的幕府时代。当时日本分裂为众多大名领地,称为"藩"。明治维新后,政府废除藩制,实施"废藩置县"改革,将原本的令制国改制为现代意义上的县,并赋予一定自治权。而曾经辖属各藩的城镇村落,则逐渐发展为现代化都市。
正因上世纪中叶这一重大变革,使得县的地位高于后来兴起的城市。以神奈川县为例,它管辖包括横滨、川崎在内的19座城市。这些城市皆起源于旧时的镇集,人口和规模都远不及县的建制历史悠久。即便如今横滨等城市发展壮大,作为上级行政单位的神奈川县仍掌握更广泛的权力。
日常生活中,县市权力差距亦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民众要办理户籍手续,通常需前往县厅所在地;重大项目如基建规划,也需经过县一级的审批。此外,公共资源的配置往往偏向县级,县域内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医院等设施就相对较少。
权力悬殊实则源于日本独特的城乡发展进程。上世纪中叶,随着日本进入现代化进程,城镇化步伐加快,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大城市。但就在这些城市方兴未艾之时,县的管辖范围和职能却早已根深蒂固。它们掌控着全县公共事务,成为延续千年历史的坚实中枢。
面对新兴城市的高歌猛进,县未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管理架构,将部分职能和资源合理下放,导致了城乡权力严重倾斜。凭借人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现代化程度远胜农村地区的城市似乎理应主导本地区发展,但事实上它们权力有限,仍需听命于上级的县政府。
上世纪中期,东京、大阪等超大城市陆续获得"都"的特殊地位,拥有与县几乎同等的权力。其他城市却未得如此分疏,仅在县的监管下获得一定自治权。城乡权力制衡长期失调,无疑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等,也给城市自身发展设置了诸多障碍。
不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推进,县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再作为县的附庸,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逐渐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引擎。
以神奈川县为例,横滨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实力跻身日本三大城市之列,而川崎则是日本最大的产业城市。这两座城市的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都已远超其他地级市,实则早已不逊于神奈川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