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什么事情都要让着他?好吃的给他,好玩的给他。只要他哭闹,就能拥有他想要的东西。而我哭闹,就不是不懂事和欠收拾。长大后,更是要把我的人生让给他。难道就因为他是儿子,我是女儿?”
这段话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绝望。
哪怕到了21新世纪,依旧有些原生家庭存在严重“重男轻女”的现象。
就好像儿子才是亲生的骨肉,而女儿只不过是陌生人。
我有位好朋友莉莉,是位特别努力特别拼命的姑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工作的时候简直是“要钱不要命”。
后来有一次,我问她:
“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别人的女孩子都是被父母娇惯坏了的,而你好像懂事得让人心疼。”
不知道是我这番话说到了莉莉的心里,还是这番话让她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上一秒还在说笑的莉莉,下一秒就突然就红了眼睛。
莉莉调整了一下心情,开始对我讲述起了她的故事。
莉莉说,她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她的童年,根本没有幸福可言。尤其是在弟弟出生之后,她简直成了人人嫌弃的对象。
从小到大,她都经常被父母打骂。哪怕她没做错事,哪怕明明是弟弟犯下的错,父母也会怪她没看好弟弟。
在她的印象里弟弟从未被骂过一句,而她的身上全到处都是伤痕。
她说:“有时候很羡慕我弟弟,可以躺在爸妈的身上撒娇。而我就连牵一下他们的手,都要鼓足勇气。”
莉莉的童年,甚至就连几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父母不给买衣服,她大冬天只能穿着不合身的单薄衣服,又或者是亲戚朋友穿剩下的旧衣服。
最可笑的是,她们家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弟弟的身上常年穿的都是名牌。
好在莉莉很争气,高考考上了名牌大学。她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成为父母骄傲的孩子,可现实却泼了她一桶冷水。
当母亲得知她考上了名牌大学之后,只是冷冷地说了句知道了。没有任何反应,依旧躺在床上,从兜里扔出了几张钱。
“家里就这些钱了,也不够你交学费的。女孩子家家,不用读那么多书。那些这些钱,出去找份工作。”
莉莉没有说话,跪在地上捡起了那为数不多的钱。而她的心,就是从那一刻死了的。
后来,莉莉的阿姨实在看不下去,资助了她第一年的学费。莉莉自己勤工俭学,到处兼职,才勉强毕业了。
毕业以后,她更加努力赚钱。为的是自己能够有足够的钱,逃离那个冰冷的家。
多么愚蠢又可笑的父母,葬送了女儿原本应该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