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一般是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今天专门介绍一下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2024年退休的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怎么算?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模式。
基础养老金=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根据计算公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基础养老金,实际上跟三大因素相关:
①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实际上一些地方已经过渡到了退休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
还没有过渡完的地区,计发基数会比全口径社平工资略高一些。比如说山东省2022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是7069元,但是大多数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却高达7468元。
值得提醒的是,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以各个省份为基础确定的,全国31个省份有31个计发基数。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计划。
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海市全国最高是12183元/月,已经过渡到了全口径社平工资。计发基数超过万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市11525元西藏自治区10791元,深圳市11010元。大多数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在7000~8000元之间。最低的两个省份是河南省6401元,黑龙江省6430元。
②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包括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的全部缴费年限,在计算的时候会转化为小数年。比如说缴费年限是35年08个月,计算的时候就是35.667年。
缴费年限实行的是全部累计计算,具体到月,每多一个月可以多增加0.0833年。
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国家原来就有退休制度。建立个人账户以后参保退休的人员,依据其职工档案,可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并不是无人缴纳,社会保险法中有明文规定是由政府财政承担。
③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来说,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如果说我们始终按照60%基数缴费,那么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是0.6。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哟。
比如说上海市,从每年7月份开始使用新的社平工资核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市使用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7310元至36549元。2023年上半年使用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6520元至34188元。在计算缴费指数的时候,2023年的缴费都使用12183元。所以,上海市下半年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而上半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只有0.535,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会低于0.6的。
另外像北京、四川、江苏、广东深圳等一些地区,过去的时候还有40%的档次甚至最低工资基数可以参保,但是现在正在逐渐统一至60%。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会在0.6~3之间。根据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再举个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比如说一个职工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缴费15年,领取1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如果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8000元,那么就是每月1200元。
假设职工的平均缴费指数提高或者下降了0.02,其基础养老金也会对应的提高或者下降0.01%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年。如果平均缴费指数变成了0.8或1.2,缴费15年对应的基础养老金就分别是13.5%或16.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每月待遇是1080元或1320元。
一般来说,人们的最长缴费年限会是42~44年左右,在平均缴费指数是3的情况下,每月可以领取84%~88%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按照上海市的社平工资计算,2024年度确实有很少部分老人基础养老金能够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