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也是这个机构第七年发布,小编认为,这个榜单排名的依据相对客观,既有GDP、储蓄、财政等硬经济指标,也有环境、科教文卫等一些软性指标,从指标设计来看,应该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这个榜单推出后,备受市场关注的除了前十强,还有就是各省进入百强城市的数量。
从各地上榜的数量来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五省最多,几乎占了榜单数量的一半,甚至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上榜。东南沿海和长江经济带城市几乎垄断了榜单的80%。榜单最落寞的要属东北地区,随着大庆退出百强,今年的百强榜单中,东北三省仅有沈阳、哈尔滨、长春和大连四座城市上榜,数量不仅不能和江浙粤闽相比,甚至还不如湖南(4城)、江西(4城)这样的中部省份,东北滑落到这个地步还是令人唏嘘不已。
众所周知,东北仍处于转型期,经济不景气已经有段时日,但出现这种悬殊的差距还是让人产生疑问,一些网友也纷纷质疑榜单的合理性,其理由就是东北三省经济不景气,GDP不好看是事实,但既然考量的是软硬指标多元,不仅仅是GDP,东北很多城市的科教文卫实力和城建配套水平都不弱,为何被拒之百强之外,是综合实力确实有差距?还是东北城市被忽视,让我们做一个初步分析。
东北三省共有34个地级市,除了已进入百强的4城外,剩下的还有30个城市,我们就从经济实力和科教文卫等软实力上来进行分析。
一、从经济实力上看
小编分析了华顿经济研究院的百强榜单,入选的GDP最低门槛是2630亿,那么我们就以GDP为例,看看哪些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接近这个门槛。
1、首先看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