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空中,叫花鸡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有趣的身世,占据着一席之地。无论是在热闹的餐馆,还是温馨的家庭厨房,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你是否好奇,这道备受喜爱的美食究竟起源于哪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叫花鸡起源的神秘面纱。
叫花鸡,又称常熟叫化鸡、煨鸡,目前普遍认为它起源于江苏常熟 。关于它的起源,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每一个都充满了趣味和故事性。
相传在清代,常熟虞山脚下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偶然在草丛中捉到一只鸡。当时他既没有锅灶,也没有调料,甚至连褪毛的开水都找不到。在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将鸡宰*后取出内脏,用几张荷叶把鸡包裹起来,外面再裹上泥巴,然后堆积一些枯枝败叶点火烤了起来。等到泥巴被烤得发黄干透,他往地上一摔,没想到鸡毛竟然随之脱落,扑鼻的香气瞬间四散开来。这便是最初的叫花鸡,虽然制作方法简单粗糙,但独特的风味却让人难以忘怀。后来,附近张大户的仆人路过,被这香气吸引,向乞丐讨得了做鸡的方法,回去禀告了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请亲友品尝,众人吃过之后赞不绝口,询问菜名时,主人便以 “叫花鸡” 回之 。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微服出访江南时,不慎流落荒野,饥饿难耐。一个好心的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己烤制的叫花鸡送给他吃。当时乾隆已经饿到极点,吃着这叫花鸡,只觉得异常美味。吃完后,乾隆询问这道菜的名字,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是 “叫花鸡”,便胡诌为 “富贵鸡”。乾隆对这道菜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竟然是当今皇上。从此,“叫花鸡” 因皇上的金口一开,有了 “富贵鸡” 的别名,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道能登大雅之堂的名菜 。
这些传说虽然版本各异,但都为叫花鸡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经过多年的发展,叫花鸡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常熟百年老店山景园菜馆名厨朱阿二,根据这个传说对叫花鸡进行了改进,在鸡腹内填加各种配料,如鸡肫、鲜肉、火腿、香菇等,再用猪油、荷叶包裹,外面糊上黄泥后进行烧烤,使得叫花鸡的味道更为鲜美。民国 9 年,山景园名厨朱阿二选用当地产的 “三黄” 母鸡,配以丰富的填料制作山景园名菜品,1983 年,该菜品获江苏省商业厅名特产品证书,并被列入《中国菜谱》 。
如今,叫花鸡不仅在江苏常熟家喻户晓,更是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它以其色泽金黄、质地软嫩、肉烂离骨、味道浓厚、醇香的特点,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无论是作为家庭聚会的佳肴,还是餐馆里的招牌菜,叫花鸡都能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人们的味蕾 。
从最初乞丐的果腹之食,到如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叫花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下次当你品尝叫花鸡时,不妨也向身边的人分享一下它的起源故事,让这份独特的美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