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林晓站在公司楼下,抬头望着高耸的玻璃幕墙,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月薪4500,虽然不算高,但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她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大楼。
入职手续办得很顺利,HR带她认识了部门的同事。大家看起来都很友好,尤其是部门主管张姐,笑容亲切,还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小林,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林晓心里一暖,觉得自己运气不错,遇到了一个好团队。然而,这种好感并没有持续太久。
中午休息时,部门的几个同事围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提议:“哎,今天新人入职,按惯例是不是该请喝奶茶啊?”
“对啊对啊,新人请客,这可是咱们部门的传统!”另一个同事附和道。
林晓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张姐就笑着对她说:“小林,大家开玩笑的,不过你要是愿意,可以请大家喝杯奶茶,就当是融入团队的第一步了。”
林晓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是勉强笑了笑,问:“大概要多少杯呢?”
“咱们部门十几个人,每人一杯,差不多15杯吧。”一个同事随口说道。
林晓心里快速算了一下,一杯奶茶按20元算,15杯就是300元。这对她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毕竟她刚入职,还没拿到工资,手头的钱也不多。
她犹豫了一下,试探着说:“我今天没带太多钱,要不改天吧?”
“哎呀,没事,手机支付就行,很方便的!”一个同事不以为然地说道。
林晓的脸色有些难看,她没想到大家会这么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请客。她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打开了手机支付页面,准备下单。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的脑海:**为什么我要为这种所谓的‘传统’买单?**
她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同事,大家都在低头玩手机,似乎没人注意到她的情绪。她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随意摆布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被尊重的团队成员。
“对不起,我觉得这样不合适。”林晓突然说道,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所有人都听见。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她。
“你说什么?”张姐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
“我说,我不想请客。”林晓挺直了背,语气坚定,“我刚入职,还没拿到工资,而且我觉得这种要求并不合理。”
张姐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其他同事也开始窃窃私语。
“小林,你这是不是有点太不懂事了?”一个同事小声嘀咕。
“就是啊,新人请客不是很正常吗?至于这么计较吗?”
林晓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委屈,但她没有退缩。她知道自己没有错,错的是这种强加于人的“传统”。
“如果这是团队的‘传统’,那我觉得这种传统并不值得延续。”林晓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她走出大楼,站在阳光下,心里既有些失落,又有些释然。她知道,自己可能因此得罪了同事,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工作,但她并不后悔。她不想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更不想在这种不公平的环境中妥协。
后续
林晓的举动在部门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觉得她太不懂事,也有人私下里佩服她的勇气。张姐虽然当时很不高兴,但事后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
几天后,林晓在公司里遇到了另一个部门的同事小李。小李主动跟她打招呼,还笑着问她:“听说你第一天就拒绝了请客,挺有勇气的啊!”林晓有些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
“其实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小李叹了口气,“我刚入职的时候,也被要求请客,当时我不好意思拒绝,结果那个月差点吃土。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所谓的‘传统’根本就是欺负新人。”
林晓听了,心里有些安慰。她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不公平的做法,只是很多人选择了沉默。
反思
这件事让林晓开始思考职场中的权力关系和新人适应问题。她意识到,很多所谓的“传统”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压迫,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这种压迫往往被包装成“团队文化”或“融入仪式”。
她决定不再沉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种现状。她开始在部门里倡导更公平、更尊重个人的团队文化,虽然一开始遇到了不少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她。
结尾
几个月后,林晓的部门举行了一次团队建设活动。这次,没有人再提“新人请客”的事,而是大家一起AA制,气氛轻松愉快。
林晓看着大家开心的笑容,心里感到一阵满足。她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职场不应该是压迫和妥协的地方,而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被尊重、被平等对待的地方。
她拿起一杯奶茶,轻轻抿了一口,心里默默想着:**改变,从拒绝不公平开始。**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职场中的权力关系和新人的适应问题,还探讨了个人边界和团队文化的平衡。希望这个故事能引发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