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普通话读音为yì,
常用释义
1.
动散失;失传。
例词
佚名佚书佚文亡佚
2.
动〈文〉隐居遁世。
3.
同“逸”④,放纵;放荡。
详细释义
1.
隐遁;不为世用。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孟子·公孙丑上》
2.
奔逸;逃亡。
1
亦指使奔逸;使逃亡。
〔逢丑父〕代顷公当左,使顷公取饮,顷公操饮而至,曰:“革取清者。”顷公用是佚而不反。
《公羊传·成公二年》
左边单人旁右边失组成的是“佚”字,拼音是yì、dié。
部首 亻
笔画 7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WRWY
五行 土
释义来自崇文书局《学生新华字典》
yì
散失;失传
dié
古同“迭”,轮流,更替
组词及基本释义
佚事[ yì shì ]
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