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裳[ cháng ] :霓裳、下裳、绣裳、冠裳、白裳等。
2、裳[ shang ] :衣裳、红裳、青裳、越裳、垂衣裳等。
3、裳的基本解释:裳[cháng]〔裳裳〕光明。
4、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5、2、裳[shang]〔衣裳〕衣服。
6、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常,下帬也。
7、从巾,尚声。
8、裳,常或从衣。
9、白话版《说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
10、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
11、裳,这是“常”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衣”作边旁。
12、相关词汇解释:霓裳[ní cháng]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13、2、下裳[xià cháng] 下身穿的衣服。
14、古多指裙。
15、3、绣裳[xiù cháng] 彩色下衣。
16、古代官员的礼服。
17、4、冠裳[guān cháng] 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18、5、青裳[qīng shang] 青黑色的衣裳。
19、为贱者所服。
20、亦借指农夫、蚕妇、僮婢等。
cháng、 shang。
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组词是衣裳。绣裳,
造句
我穿上漂亮的衣裳,慢慢地走在街上,这个时候,我希望的能够吸引众人的眼光。
这是一件红色的衣裳,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