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的方式,人们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也包含着人对自己的认识。
1、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北宋 赵佶《枇杷山鸟图》南宋 屈鼎《夏山图》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主要是指艺术活动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形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
2、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南宋 李嵩《货郎担图》元 佚名《藻鱼图》元 顾安《画竹》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的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的元素。
3、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南宋 李迪《风雨牧归图》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志。所谓审美特性,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美的创造的结果。它不仅以情动人,更以美感人,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由于集中、浓缩了生活中的形象美,因此比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更具有形而上的审美特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形象性 情感性 主体性等。
形象性是指艺术总是以某种形象呈现出来 ,如绘画是用线条 色彩 构图构成的图形的形象 ,音乐是用旋律 节奏 音色等构成的声音的形象 。
情感性是指艺术品常常饱含情感 ,同时创作艺术 ,欣赏艺术也都常常伴随强烈情感 与自然科学的冷静理性不同。
主体性是指艺术品常常体现创作者的想法 ,理想等 是主观性的 ,不是客观的 艺术能够表现现实所没有的东西 ,相对人们在客观现实受到的各种束缚 ,人们在艺术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表达形式: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