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追溯香包香囊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2、五月俗称毒月,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3、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制作方法:
1、首先想好香囊的尺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可大可小。
2、然后把花瓣晾干,千万不要在阳光下暴晒,这样香味就跟着太阳跑了,最好再加一些药材。
3、接着把布剪成喜互哨欢倘匠的形状,样式有各种各样的,如:葫芦袋,鸡心袋,绣球袋等。
4、之后用手将剪好的布缝合起来,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千万别忘率佛此了要翻过来。
5、最后放入花瓣等香料,再次进行缝合,这样一个简单的香囊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