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在古代的别称有:红泪、涕泪、泪泉、泪球、泪晶、泪珠、泪滴、泪波、鲛珠等。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
红泪古时有美女的眼泪意思,比如李贺《蜀国弦》中“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也有悲伤的眼泪意思,比如晁补之《陌上花》中“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古代对眼泪的称呼有红泪,铅水,鲛珠。
红泪:
典出《拾遗记》,大概讲的是:薛灵芸被选入宫,离别父母,悲伤之至,泪凝如血。
泛指(1)美女的眼泪。比如“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李贺《蜀国弦》)
泛指(2)悲伤的眼泪。比如“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晁补之《陌上花》)
铅水(铅泪):
典出《金铜仙人辞汉歌》,大概讲:相传魏明帝拆迁金铜仙人,金铜仙人辞别长安时,泪如铅水倾流。
泛指:因情而致的眼泪。比如“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吴文英《浪淘沙》)
鲛珠:
典出《博物志》,大概讲:鲛人流的泪变成珍珠。
泛指:美女的眼泪。比如“烂朝阳花露,鲛珠频谪”(史浩《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