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基本解释
形容怒气特别大。
详细解释
【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自】: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成语名字:愤愤不平
成语发音:fèn fèn bù píng
成语解释: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成语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成语繁体:憤憤不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心中不服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