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为核心突出在“孝敬老人、爱抚幼小、和睦邻里”三个方面。
孝,拼音为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孝的常用组词是孝顺、尽孝。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突出“孝敬老人、爱抚幼小、和睦邻里”三个方面。
(一)“百善孝为先”。
1、多一点赞扬 老人为子女操劳一生,含辛茹苦,很不容易晚辈平时在与老人言谈中要充分肯定之,会使老人感到欣慰。
2、多一点体贴 人到老年在心理上变得近乎儿童,需要晚辈人从各方面多体贴关怀要做到经常问候,这样会使老人感到温暖。
3、少一点攀比 有的晚辈人,习惯于在老人面前讲别人的父母如何如何这是老人最不愿意听的为此子女务必要切记,不要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攀比别人的老人路应靠自己去走,生活条件要靠自己去创造。
4、多一点守候 此刻的家庭大都是子女与老人分居而老年人越年迈越感到孤独子女经常到老人身边守候一会儿,会使老人减少寂寞,其精神更充实。
5、多一点理解 老人越年迈分析问题与认识问题的潜力越减弱,说话办事越不易被子女所理解,而这时,恰恰需要子女理解,谅解。
6、少一点索取 老人为子女的付出是难以估量的,当老人步入晚年的时候,晚辈不就应再经常吃老人,拿老人的,应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
7、少一点争执 对老人的意见不论是否采纳,都要认真倾听,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晚辈人也不要横加指责哪怕不去照办,也不要当即加以反驳。
8、多一点称呼 有的年青人往往对年迈父母的称呼不象从前,甚至不愿意叫爸妈,使老人心里很不舒服从老人的心理看,越到老年,越愿意经常听到子女喊爸叫妈的声音。
9、少一点显示 作为晚辈要注意不要在老人面前显示自己,老年人有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看到晚辈人那种趾高气扬的样貌。
10、少一点要求 老人已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作为晚辈想要与老人相处好,就不要强求老人按你的习惯去生活。
(二)爱抚幼小
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个性的可爱之处。
(三)和睦邻里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温暖本该如此。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也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邻居无疑是物理距离上能最快伸出援手的人群。打造和睦的邻里关系,需要物业、业主等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大家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