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宣传标语有哪些,垃圾分类高级宣传标语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23 03:36:35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每一件参赛作品,都代表了作者对垃圾分类的见解和期盼。”3月20日,由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办、沈阳日报社承办的“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标语、海报、视频征集大赛颁奖仪式,“生活垃圾分类”小游戏挑战赛颁奖仪式举行。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聆听了参赛代表及参会者讲述作品和他们与垃圾分类的故事。

关力制:

为儿童排演分类剧

一路过关斩将,用一部儿童情景剧闯关进入复赛,最终获得所有评委的肯定,参赛者关力制倾注了大量心血。

关力制是沈阳晚报“逐浪剧社”的负责人,致力于对少年儿童戏剧表演能力的培养。他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能通过剧社的这次排演活动,教会孩子们树立垃圾分类理念,让他们学会如何科学分类,并影响家人,最终令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这将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部儿童情景剧总时长4分45秒,由2男3女共5名儿童演绎,大致的剧情是:有害垃圾并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与可回收物等小伙伴一直形影不离。通过垃圾分类员的讲解与演示,最终有害垃圾挥泪告别小伙伴,主动进入红色垃圾桶。

“寓教于乐!小朋友们演得非常生动。”关力制告诉记者,参与表演的小演员最大的7岁,最小的5岁,5个孩子的倾情出演,博得满堂彩。这部儿童情景剧不仅荣获了一等奖,而且还将进行公益演出,继续传播垃圾分类的沈阳声音。

姜振凯:

作家兼当志愿者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和家人一大早就开私家车从台安赶到沈阳。”姜振凯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内心喜悦。他是辽宁省台安文联的一名专职作家,也是一名垃圾分类爱心志愿者。此次活动中,他的原创作品、垃圾分类宣传语“生活美好,垃圾分类不可少;追浪赶潮,垃圾分类总必要”荣获三等奖。

48岁的姜振凯告诉记者,写作是他的本职工作,体验各种人物的生活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一次,他接触到一群垃圾分类志愿者,队长挥舞着垃圾分类志愿者队旗,队员们一路宣传一路分类,让他特别好奇,于是,他自告奋勇加入了队伍。

从那以后,在单位、小区和大家聊天时,他三句话不忘宣传、推进垃圾分类。“现如今,除了专职作家这一身份,我还多了一个身份——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个响亮的名字,如今成了我们一群人的身份认同。”姜振凯骄傲地说。

赵轶洲:

全家分类养成记

当天,颁奖仪式在开场舞《最美的光》中拉开帷幕,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用舞蹈的形式,向到场嘉宾展现了“环境之美与和谐之美”。

赵富饶小朋友是这个节目的参演者之一。台下,她的父亲赵轶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女儿正在念小学2年级,平时在少年文化宫学习舞蹈。对于垃圾分类,小家伙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赵轶洲告诉记者,沈阳市教育部门在幼儿园、中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享新时尚”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富饶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富饶对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通过实践活动,一家三口第一次认真学习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以及如何分类。

随后,富饶自己提出,想从家里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随后,家人找了四个垃圾桶,让富饶先把垃圾四分类的名称在标签纸上写下来,再配上不同的颜色。

“虽然女儿目前还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分类,但每次产生了垃圾,她都会主动问一句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现在对于一般的垃圾,她基本可以分得很清楚了。”赵轶洲说,看到女儿都那么认真在分类,自己也觉得要积极参与分类,给孩子做好榜样。

吴艳齐:

分类路上“守初心”

“她是我们沈阳市垃圾分类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名女同志,但巾帼不让须眉,她的背后有很多故事!”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戴庆向记者推荐说。

戴庆口中的“她”就是铁西区分类办工作人员吴艳齐。2014年,吴艳齐开始从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当时的忐忑、激动仍历历在目。”吴艳齐说,7年时光一路走来,凭借着专业、执著和坚守,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垃圾分类推进路上的难关,在平凡的岗位绽放最美光芒。

一次,吴艳齐看到临街果皮箱上的分类标识字迹模糊,需要更换,于是她亲自设计并连夜组织粘贴。次日,看到辖区内2000余个果皮箱焕然一新时,她心底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此便与分类工作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18年,沈阳市第一批分类回收箱准备进驻小区,为达到预期效果,吴艳齐主动带领部门同事“五加二”“白加黑”地搞全区摸排底数,利用几天时间走完了35个小区,协调物业,进小区面对面宣传指导,最终35个小区的回收箱全部得以顺利进驻。

2019年,沈阳市开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吴艳齐深知肩上的责任,积极学习研究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制定方案、制度及考核细则,开展宣传发动、培训指导,规范分类设施建设等。

针对老年人居多、居民投放习惯较差的问题,她采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策略,以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从易懂、易行入手,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走进老旧小区宣讲活动,宣读倡议书、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分类,至今已举办200余场次。

作为一名垃圾分类工作者,吴艳齐亲历了分类工作从步履维艰到稳中求进,再到全面推进的历程,她说:“很骄傲能够从事这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让沈阳的垃圾分类工作走得更稳、行得更远,成为居民的新时尚。”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唐葵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