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和物理领域,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些词:EPR佯谬,奥伯斯佯谬,双生子佯谬,费米悖论,上帝悖论,祖父悖论,罗素悖论,说谎者悖论,黑洞信息悖论等等……
不同的名称用了佯谬和悖论,那么,你真的很清楚了佯谬和悖论的区别吗?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理清两者的区别,以免大家遇到诸如这样的名词时,分不清对错,我们先来看两者的定义:
佯谬:指一个命题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并不是;(佯:假装。佯装,佯作,佯言,佯死。谬:错误的,不合情理的。荒谬,谬误。)
佯谬
悖论:指自相矛盾的命题,这个命题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混乱,相冲突。悖乱,悖逆。论:言论,言语。)
悖论
从定义上我们得知,两者存在着本质差别。
佯谬只是看上去是错的,实际上前提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结论的推导过程出了问题。
而悖论就是指命题是错误的,存在自相矛盾。
我们来详解几个著名的命题看看:
奥伯斯佯谬: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因为:如果宇宙是无限静止的和均匀的,那么观察者每一道视线的终点必将会终结在一颗恒星上,那么不难想象,整个天空,即使是在夜晚也会像白天一样明亮。)
白天还是黑夜?
这个命题的前提是:宇宙是稳态;
结论是:夜晚是光亮的而不是黑暗的;
问题出在哪呢?首先出在推导过程,按照现代天文学所掌握的知识,有限的宇宙年龄和红移效应,都能对稳态的宇宙解释晚上是黑暗的;其次命题推导出“夜晚是光亮的”,只是与实际不符合,并非推导出两个矛盾的结论。现在的我们认为宇宙是非稳态的,这个命题的前提也是错的,但命题本身先是个谬论,其次还有个错误的前提,所以我们把这个命题称之为“佯谬”。
上帝悖论:如果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能造出一块他也举不起的石头吗?
上帝和石头
该命题的论议是“上帝不是万能的”;现在我们称之为悖论,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命题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1、存在一个万能的上帝;2、存在一块谁也举不起的石头;
结论:上帝不是万能的。
我们只需要把问题一分解,错误就暴露了出来,该命题的前提就存在问题,好比你假设了一个无坚不摧的矛,又假设了个无人能破的盾,命题本身就是“矛与盾故事”的换一种表述而已,明显是个悖论,而且还是个诡辩(利用含糊其辞,偷换概念等方法去颠倒是非黑白)。
双生子佯谬:有一对双生兄弟,其中哥哥利用宇宙飞船,作接近光速的太空长途旅行,而弟弟则留在地球。当哥哥旅行回来后,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收缩效应,哥哥比留在地球的弟弟更年轻;但是换个角度,对哥哥来说,根据狭义相对论,他的弟弟也在相对于自己运动,同样可以推倒出自己的时间比弟弟的时间快,导致自己比弟弟大了很多。
广义相对论下时间会发生扭曲
这个命题前提是:狭义相对论。
结论:哥哥和弟弟谁的时间快,有两个矛盾的结果。
表面一看,这是个悖论,没错!在狭义相对论内来看是个悖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当年朗之万就提出了这个悖论,后来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的应用条件扩展到非惯性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悖论出在没有考虑广义相对论效应,这个命题,在狭义相对论看来是悖论,但在广义相对论看来就成了佯谬,所以我们通常把这个命题称做佯谬而非悖论。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谬论和悖论的命名可能和历史原因有关,导致名字本身和内容不一样,比如落体佯谬其实应该算悖论。至于要分清用什么,那是语言学家的事了,我们不用深究,但是多一些了解,应该没有什么坏处吧!
值得一提的是,佯谬和悖论的英文单词都是paradox。
那大家说说:薛定谔的猫应该算是什么呢?
薛定谔的猫
好啦!以上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可以关注我们,也可以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