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网论坛闲逛时,无意中,张步瑜的一篇题为《一位老农吹火筒引发的沉思》的帖文引起了我极大兴趣。文章写到——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吹火筒”是罕见的老古董,没有在农村烧过柴火的人不仅没用过,甚至可能没见过,可是在昔日一些农民家中,是烧柴火必备的工具,起着吹风助燃的作用。
往事依依,感同身受。岁月中的那些艰辛,那些美好,历久弥新,历历在目。此时此刻,那幅炊烟袅袅的画面,在脑海中是如此清晰,如此难忘。
这些年,身居闹市,让我回味无穷的依然是那些旧时光,最是山村里那一缕缕冉冉飘荡的炊烟,火塘中那一堆堆旺旺通红的火苗,温馨而温暖。
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吸。千百年来,这段素锦年华,有着鸡犬相闻的田园光阴,有着草木闲情的本味生活,有着催人泪下的熟悉感动……
而这一切,正是一根根并不起眼的吹火筒,吹燃的希望,吹出的美丽!
“启蒙上学大儿童,放学回家肚子空。弄饭全凭它起火,吹开人世万花筒。”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能不能听到这首童谣?还清不清楚吹火筒是何物?
对于上个世纪出生的很多农村人来说,对吹火筒再熟悉不过了!只要一听到这样的童谣,眼前就会浮现出噼啪噼啪燃烧的火塘和房屋上袅袅升腾的炊烟,尤其是拿着一根吹火筒、鼓着腮帮吹火的情景,一直挥之不去。
吹火筒,又称吹火棍,是以前农村烧柴火做饭必备用具。实际上,吹火筒也不是什么神奇玩意儿,制作工艺十分简单,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
在竹林找一根粗细合适的竹子(金竹因为结实,是制作吹火筒的上等材料),砍为一到两尺长,一头留节,一头不留节,在留节的一头,钻一个小孔,不留节的一头用刀细细削平,最好是打磨得光滑一点,不伤嘴就行。一个吹火筒便做成了。
生火的时候,把小孔的一头对准火源,嘴巴在另一头用力吹,风通过小孔使柴火越烧越旺。
有生活经验和生火经历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吹火筒,烧柴火不容易燃烧,火烧得不充分,就会产生大量烟雾,搞得屋里烟雾缭绕、乌烟瘴气,让人无法睁开眼睛,一把鼻涕一把泪,呛得难受。所以,以前的农村人家都会准备有吹火筒。
只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用煤炭、液化气和电器代替了柴火做饭,吹火筒也就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我的老家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从前做饭炒菜、煮猪食、取暧等都烧木柴,家家户户自然会有一个吹火筒,甚至多个,灶台边放一个,火塘边放一个。
在火塘或灶台里烧火,看似简单,实则并非一件易事,是一项技术活。
生火前,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干透了的细小枯枝架起来,再放入引火的“枞膏”,或者树叶或绒草等易燃物。
起初,火势很微弱,烟还特别大,稍不留神,就会被熏得眼泪直流。
这时候,就需要拿起吹火筒,将其一头对着火苗,一头含在嘴里,由轻到重使劲不停地吹。猛然间,轰的一声,便燃起熊熊的火焰,浓烟也没有了。等火燃大后,再加入木柴和粗壮一点的枯枝。
整个烧火过程,都要将柴火架空。正所谓老古话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要想使火成疯,火塘(灶堂)就得掏空。
那时,在乡下,新媳妇进门,首次下厨,要过的第一关也是烧火做饭。
记得有一位房族中的老兄婚后不久,因他媳妇是城里人,在娘家从来没有生过柴火。第一次烧火煮饭,她忙碌了大半天,灶塘里却只冒烟不见明火,经过一番折腾,还把自己弄得满脸乌黑。
原来,在烧火之时,她忘了使用吹火筒,直接用嘴对着火塘吹。虽然费力了好大的劲,却无济于事。这次煮饭的糗事,也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生火也是孩子们的趣事,多少农家子弟谁没有一段关于吹火筒的故事?
那个时候,家里小孩都不少。于是,每当生火或者烤火,常见爷(奶)孙几个围在火塘边,对着火,你一口、我一口比着劲吹。
当火苗不旺了,小家伙们会冷不丁故意对着灰堆猛吹一下,弄得大家满面尘灰,染得白一块黑一块的,个个像个大花猫。
当然,爷爷(奶奶)通常不会生气,还笑嘻嘻地说,你们这几个小东西又乱吹,吹得爷爷(奶奶)一头灰……
小家伙们最会察言观色,便更加有恃无恐,一阵瞎吹。刹那间,灰尘四起,一塌糊涂,爷爷(奶奶)眼睛都睁不开了,终于忍不住发火,咳嗽几声,骂开来:“剁脑壳死的,你们这些短命鬼,看我不打死你们!”
把吹火筒高高举起来,小孩子就慌慌忙忙地丢下吹火筒跑出屋外去。其实,骂归骂,爷爷(奶奶)的吹火筒始终都不会落下来。
小时候,每当母亲煮饭炒菜,我也总是坐在火塘边一边加柴烧火,一边翻看小人书,时不时还用吹火筒吹吹火,火苗慢慢把我的脸烤得通红,温暖了身心。多少次在火塘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火塘里,有火有茶,有吹火筒,老人静坐,孩子嬉闹,还有讲不完的故事。岁月静好,周而复始,流年轮回,潺潺向前……不知不觉,我已告别山村进城生活二十多年!
但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环境如何改变,吹火筒吹不去历史的痕迹,吹不散岁月的印记,它就是上帝不经意间遗落在大山里的一根竖笛,吹燃了生活的火苗,吹响了希望的乐章,世世代代延续着火种的生命!
如今,山村的火塘和灶堂已是有炉条有烟囱的灶了。许多家庭,许多时候都不生火了,再难见到吹火筒的踪影,袅袅炊烟也逐渐淡出了生活,只有那份流淌在岁月里的淳朴和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