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也叫“玉米小矮子病”,在每年5-6月份、玉米3-5叶期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玉米粗缩病在病发原因上,主要是由一种名叫“玉米粗缩病毒”( 简称MRDV)的病毒造成的,但玉米种子本身是不带粗缩病毒的,所以玉米粗缩病的发病与玉米种子的质量并未有任何直接关系(拌种可以减少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而玉米粗缩病的主要诱发原因上,它主要是由一种名叫“灰飞虱”的害虫带毒传播的。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非常难防治的玉米病害,玉米苗株一旦被病毒侵染发病,基本上很难再完全治愈,即使打药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与蔓延,也无法使病受害的玉米苗株再恢复到正常的长势,所以,要想防治玉米粗缩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病发规律特征进行提前综合预防(如农业预防、药物预防等),因为粗缩病不仅会严重抑制玉米苗株的长势,更会造成玉米后期大幅减产,如果病害非常严重时,也不排除会造成玉米后期绝收,因为玉米粗缩病属于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类型。
今天,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依次介绍一下:① 玉米粗缩病的典型发病症状与危害;②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特征与发病原因条件;③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前预防措施与发病后的药物防治措施。
一、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表现
玉米发生粗缩病后,其症状会在植株、根系、茎秆、叶片、果穗等多个方面表现出受害症状。
1、植株病害症状
玉米粗缩病会严重抑制玉米苗株的生长发育,造成玉米株高严重矮化、茎节十分的短缩或粗肿。一般情况下,发生粗缩病的玉米,整个病株的株高不到健壮植株的一半,一般病株平均高度在85公分左右,而正常健康植株高度在2米左右。除此之外,发生粗缩病的玉米病株会表现出只长叶片而不拔节长高的现象。
2、根系病害症状
玉米粗缩病的病株根系会生长发育不良,具体表现为根系数量稀少、根系长度短小(不到健康植株的一半);与正常健康的玉米植株对比,发生粗缩病的玉米病株在土壤中能够很轻易地拔出土,如果用刀纵向切开病株根系,会发现根系内部的木质部早已变为灰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