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能够在装修现场看到这种景象▼
刚刚买回家的瓷砖,被工人放到一个大桶或大盆里“洗澡”。以前我看到这一幕,都认为是瓷砖太脏了,心想这个工人真讲卫生。后来与工人交流的多了,才知道这一步与瓷砖干不干净并没有多大关系——这是瓷砖铺贴前需要做的工序,即“瓷砖泡水”。
瓷砖为什么要泡水我们虽然不会调配,但也知道水泥砂浆在搅拌时需要加水。类似于和面——加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水泥砂浆的黏合。
同时,瓷砖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
当调和好的水泥砂浆遇到有能力吸水的瓷砖时,问题就出现了:瓷砖吸收了未干燥的水泥砂浆里的水分,就导致水泥砂浆里的水含量降低了。
水泥砂浆里的水减少了,又会导致粘结不牢固、易开裂、易鼓包等等问题。
给瓷砖泡水,就是为了让瓷砖接触水泥砂浆之前先吸饱水。这样就不会再吸水泥砂浆里的水分,铺贴后自然就会更牢固。
瓷砖泡水时间瓷砖泡水的时间,受到瓷砖本身的吸水率和空气湿度两方面因素影响。
吸水率,决定了瓷砖的吸水能力。可以分为瓷砖(小于0.5%)、半瓷砖(0.5%~10%)和陶砖(大于10%)。吸水率越高,需要泡水的时间也就越长。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完全不需要泡水。
空气湿度,决定了瓷砖本身的含水率——在瓷砖泡水之前,已经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空气湿度越高,泡水时间也就越短。
具体的时间很难确定,主要是空气湿度和吸水率的变数太多。一般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有经验的师傅,一般会通过查看水中的气泡状态来确定泡水时间。正在吸水的瓷砖放在水里会产生气泡,气泡消失,代表泡水完成。
地砖泡水时间可以多一些,比如有时候工人疏忽,把瓷砖放在水里一泡就是好几天——这种瓷砖拿出来直接铺在地面上,一点影响都没有。
墙砖就需要注意了,必须待气泡消失后马上拿出来用。如果泡水时间太长,则会导致瓷砖吸水率过低——这种瓷砖贴到墙面上,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会导致水泥砂浆在干燥之前就产生脱落和空鼓。(吸水率低于0.5%的瓷砖,即使不泡水贴墙面,也会发生这种问题。)
墙砖泡水时间太长了,或者买到的墙砖吸水率太低了,怎么办呢?可以使用瓷砖胶辅助铺贴(水泥里加瓷砖胶),或者直接用瓷砖胶干挂。
瓷砖泡水的方法泡水前,需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盆或者水桶。找到水温与室温相近的水,以免影响瓷砖的吸水速度。
泡水时,需要保证瓷砖的正面朝上,防止挤压造成瓷砖表面损伤。
泡水后,不能直接拿出来铺贴。需要先晾干表面水渍,以免过多的水滴入水泥砂浆中,导致水泥砂浆的水含量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