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一般两次烧制温度为多少,紫砂壶烧制温度低的特点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4-13 00:21:50

一把绝顶好的紫砂壶肯定离不开烧制的艺术

烧窑是紫砂艺术的关键之一。匠人可以塑造出任何形状的紫砂器物,但要使其色泽洁净、声音清脆、胎质细腻,必须依赖千锤百炼般的高温烧成。这需要极其精准与复杂的烧制工艺,否则哪里来的紫砂文化?

紫砂壶一般两次烧制温度为多少,紫砂壶烧制温度低的特点(1)

从生坯入窑开始,温度便在匠人精心掌控下缓缓升高。105°C左右时,生胚中的结合水开始蒸发;200-500°C时,高岭土的结晶水被驱离;当温度上升到500-600°C的石英膨胀阶段,更需要小心处理,因为石英的热胀冷缩特性,一旦受热不均,极易导致紫砂胎体开裂。于是匠人会保温30分钟左右,让热量渗透均匀。

600-1050°C是氧化分解的阶段,各种有色金属氧化物才逐渐呈现独特的紫砂色彩。此时的温度仍远远不够,必须继续提高到1050-1200°C左右,大多数紫砂方可烧结完全。为防止烧结过程中因温差引起的开裂,匠人还要维持足够的保温时间,确保热量均匀传导。

烧结结束后,降温同样不可疏忽。从1200°C高温状态急速冷却到700°C左右可以避免胎裂,但当温度继续下降到石英收缩的573°C关键点时,必须细致缓慢以防破裂,尤其对段泥类的紫砂尤为如此。

可见,从进窑到出窑,匠人对温度的掌控无不精准如丝,细致如毫。稍有不慎,作品就可能烧制失败。正如老匠人所说,高温给了紫砂生命,也可以轻易毁掉它。温度看似单一,但其中的讲究却关乎成功与失败。

紫砂壶一般两次烧制温度为多少,紫砂壶烧制温度低的特点(2)

为什么要反复烧制两次或三次呢?许多壶友只知道紫砂要烧两遍,却不了解其中的讲究。首先,第一次烧制属于“低温烧”,目的是去除生胚的杂质与水分,使胎体初步致密。如此一来,第二次“高温烧”才可使紫砂烧制到最佳状态。有时候二次烧后,如果匠人对色泽还不满意,就需要第三次“修复烧”,这当然风险更大。

两次或三次烧制看似重复,但每个阶段都发挥不同作用。第一次烧制后,匠人还要将半成品取出,仔细修整口部和盖沿,使它更加严密,这就是“整口”。反复烧制与整理使紫砂胎质越发洁净细腻、牢固紧密。临界点只在狭窄的10度左右,稍有偏差就可能破坏,所以反复烧制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不同种类的紫砂,匠人也会灵活调节烧制方案。如朱泥结晶度较高,紫泥次之,段泥最低;因此段泥的烧制难度最大,但也使它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匠人会根据不同泥料的特点,设定弹性较宽的烧制温度范围。

紫砂壶一般两次烧制温度为多少,紫砂壶烧制温度低的特点(3)

我们可以看到,紫砂烧制绝非单纯的高温“烤焙”,而是匠人根据材料特性和经验进行精心设计的复杂“烹调”工艺。正是这一细腻、严谨的工艺积淀,成就了中国独具魅力的紫砂烧制技艺,使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