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2020年发过,由于近几年敏宝咨询增加不少,当时写的时候没有特意强调敏宝该如何加辅食,所以这次做个调整重新发。
我尽可能把辅食相关问题集中在一篇文章里,方便大家查阅并快速入门。
从一开始就合理喂养,不走弯路,能减少很多可能的伤害。
也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消化和免疫,降低过敏严重发展的可能性。
那什么是合理喂养呢?
大家记住一点:不出错。
喂养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适合才是最好的,最关键的是要不出错。
要从一开始就按最正确的方式去做,不碰雷区,不走弯路,那就是在“合理喂养”。
不管孩子之前经历过什么,是否过敏体质,希望从现在起,从第一口添加辅食开始,妈妈们都按最正确的方式去做,不要出错。
1、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给孩子吃辅食,是因为纯乳(母乳/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营养需求了。
这时候正是孩子发展咀嚼与吞咽的关键期,让孩子进食方式从“喝”(奶)到“吃”(辅食)已经迫在眉睫;
只有多咀嚼,才利于宝宝的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
随着肠胃消化酶的分泌增加,尽早给予非乳类食物,才可起到锻炼消化的作用;
2、辅食添加时间是满6个月
太早或者太早都不合适,不论是否敏宝,都可以这个时间为参考。
除非宝宝表现出对吃辅食有极大*并且宝宝各方面能力发育都不错,才可以适当提前。
比如5个半月左右,千万不能太早;
或者如果孩子正处在严重过敏期,也可适当推后,比如6个半月,最晚不能超过8个月。
3、宝宝第一口辅食须是高铁米粉,之后是各种蔬菜泥水果泥蛋黄瘦肉等等。
选择的米粉要是纯的大米粉,不要有别的添加(简单的维生素矿物质可以),先吃米粉,再加其它的种类;
不同种类添加没有绝对顺序。
不必刻意回避蛋、鱼、肉、豆这类可能致敏食物,包括敏宝也是,除非已明确过敏,就不要吃了。
尽可能做到在8个月左右时,日常常见食物都尝试过了,这样在后面的辅食里,就可以任意搭配,丰富种类;
4、不要给自己家磨的米粉。
要买市售强化营养素的高铁米粉,提前购买一款配料合理的米粉,是宝妈们必做的工作;
5、只能一岁后才能吃的有:鲜牛奶、蜂蜜和盐;
6、注意食物性状(形状和粗细度)一定要逐渐改变,慢慢增加难度。
总原则是:
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稀滑的糊,到稠一定的糊,再到有细小颗粒的糊,再到稍大颗粒的糊,再到有形状的,条块状、软饭烂面等,慢慢过度。
-------------
7、注意观察过敏和不耐受
每添加一种辅食要先观察2.3天(这2-3天内可持续给),如无不适再添加另外一种。
已经添加过的食物后面就可以混合添加了。
敏宝在添加时更需细致观察,缓慢添加。
不论什么食物都从少量开始,之后观察大便\口气\舌苔\睡眠\是否会吐奶哭闹等;
观察的对象除了种类,还包括量。
比如给20克肉泥没问题,给30克会大便偏干,那就说明孩子无法耐受30克的肉量。
把每天吃的种类和量都记录下来,方便回头查看。
8、要给好油
辅食添加一周后可以开始慢慢加油了,油量从1-2滴开始,逐渐往上加.
不同年龄需要的油量如下:
6~8个月:1~3毫升
8~10个月:4~6毫升
10~12个月:7~10毫升
1~2岁:10~15毫升
2~3岁:15~20毫升
3~6岁:20~25毫升
好油可帮助细胞膜更好发育,形成致密的上皮黏膜组织,提高孩子的抗炎抗过敏能力。
吃好油是打造好体质的基础;
但是“好油”并不是指导某一种油。
“好油”是多种油搭配而成的。
给宝宝的油也不要一直只吃某种,而是要搭配,推荐搭配是:
亚麻籽油\籽苏籽油+茶油\橄榄油+非转基因的菜籽油\大豆油\核桃油等+沙棘籽油
注意以上说的共有四类油。
它们分别代表了:
欧米茄3脂肪酸-亚麻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欧米茄6脂肪酸;
把细胞膜发育需要的脂肪酸都兼顾到了,它们应交替出现在孩子的辅食里。
建议前期就以亚麻籽油为主,偶尔需要炒时再用茶油,其它的油后期慢慢再加。
9、在添加辅食的同时,不应主动减少母乳或配方粉的喂养量,应在辅食量逐渐增加的过程中,自然减少奶量;
辅食不能喧宾夺主。
1岁以内每天奶量不少于500-600ml,1岁以内奶仍然是主食。
二、常见问题A、宝宝第一次吃米粉该怎么添加
添加辅食的通用原则是: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到细由粗。
米粉也是如此,需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刚开始吃米粉,主要掌握好米糊的稀稠度和喂养方式、喂养量、喂养时间。
1、米糊的稀稠度
每种米粉外包装都会有建议的冲调比例,但这个比例冲来出不一定适合孩子当下年龄。
稀稠度应自己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咀嚼能力调整。
第一次调出来的米糊,不能太稠,不然孩子咽不下去。
但也能不稀到让孩子能接直“喝”进去。
(因为吃米粉不光是为补充营养,也是为了锻炼进食技能,米糊是从液体奶到固体食物的过度)
刚开始喂最合适的稠度是:
勺子舀起来平放看---米糊是一大团说明干太了;
把勺子倾斜---如果米糊会快速往下流说明太稀了;
米糊既会不是一大团也没有很快流下来,就是合适的稠度。
注意冲泡时先加水、再倒粉,浸泡一会儿,让米粉分充溶解再搅拌均匀。
2、喂养量
刚开始喂少量,比如用5-10克(大概就好)干粉冲泡;
一定不要要求孩子吃完。
孩子吃多少完全看意愿,吃几口或者全部吃完都是正常的。
要去观察看孩子状态决定要不要喂:
如果一直兴趣大就可以继续喂,发现不愿意吃时就不再勉强了
注意刚开始吃米糊管不了一顿,以可吃完米糊再给一次奶吃饱。
后面根据宝宝的兴趣和食量,调整米粉的量,用量上没有标准。
吃米粉3-7天后,慢慢引入其他辅食。
3、喂养方式
喂的时候勺子要平平伸入宝宝嘴边。
待宝宝张开嘴后,再把勺子轻轻平行的伸进去,宝宝会用嘴唇抿,抿下后再把勺子平移取出,反复如此。
刚开始宝宝可能看起来比较笨拙。
比如会像吸奶一样吮吸勺子,或者把米糊吹出泡泡或者“噗”出来……
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千万不要乱给孩子加“不肯吃辅食”的标签,很多时候,孩子都只是好奇,只是在学习吃辅食这项新的技能。
注意:
不要用力撬开嘴再把米糊斜着“倒”入嘴里,也不要把勺子太往里深入,更不要在喂养过程表现得太心浮气躁。
一旦给孩子留下这件事很可怕的印象后,就真的变成不爱吃辅食了。
要一开始给孩子留下好玩的印象,才有利于后面辅食喂养的顺利进行。
--------------------
4、喂养具体时间
刚开始加米粉,最好安排在喂奶之前。
孩子那时候有饥饿感,会对入口的食物更有兴趣。
可以先吃辅食,紧接着喂奶,一次吃饱,避免餐次太多了,保持孩子始终都有“饥”“饱”感。
不过这个时间点没有绝对的。
你也可以选一个孩子心情好的时间,让孩子享受吃饭比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更重要,不是一定卡着时间来。
B、辅食具体吃什么?
把米糊吃几天后,就要加别的食物了,先加什么好呢?
其实可选的食物太多。
所有食材都可拿来做辅食,根本不用愁吃什么,只是要把食材做成宝宝能吃的性状,重点是要尽快把总类丰富起来。
一般是米糊-菜泥-果泥-肉泥-蒸蛋-面食...这样慢慢来。
如下食物都可以选:
以上食物在选择上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
比如到底是先给菜泥还是肉泥,先给菠菜泥还是香蕉泥,都可以,没有任何区别。
重点是要把种类丰富起来,不要只吃某种或者某几种。
注意要把它做成宝宝能吃的性状。
并且要逐渐增加难度,让宝宝的咀嚼得到锻炼。
不能一直只给米糊,各种泥,要把食物逐渐变粗变硬,要给予孩子符合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的食物性状。
大概的安排可以这样来⬇️:
6-7个月:
米糊,混合了蔬菜泥果泥的米糊,颗粒面,烂面,10倍粥,8倍粥;
8-9个月:
7倍粥,5倍粥,蝴蝶面,细面,碎菜,肉末,软饼,发糕,馒头,小馄饨,面疙瘩,丸子等;
10-11个月:
烂米饭,炒碎菜,汤,弹性面条
注意宝宝一开始的食物都得是泥状,如果怕自己做不好,也可以买一些成品辅食泥。
(后面我给大家一个6月份辅食喂养参考表格)
C、科学喂养的关键
“反馈式喂养”。
每个宝宝肠胃基础不同,消化能力不同,对不同食物的耐受力不同。
开始添加辅食后,宝宝就要接受各种以前从来没处理的食物,这对肠胃的消化功能是一种考验。
是锻炼还是伤害,咱们一开始是都不知道的。
只能通过进食以后,从肠道给予的反馈中去寻找答案,根据答案不断调整,这就是“反馈式喂养”。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完美的喂养模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而最适合的,就是通过“尝试”-“观察”-“调整”-“再观察”-“再调整”这样的“反馈式喂养”去实现。
“反馈式喂养”的具体做法是:
1、家长提前准备一个辅食记录本。
写好日期和孩子当天吃的食物种类,食量,观察到的二便,精神,舌苔,是否吐奶,有否有疹子,睡眠等。
这样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在不确定是什么食物导致的情况下,可以翻记录去排查;
2、需细致观察过敏和不耐受。
过敏反应通常容易被发现,但不耐受比较难察觉。
不耐受的食物通常是食用累积一段时间,或者某个食物超过一定量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我们做辅食记录本,其实更多的是观察不耐受。
3、先吃成分单一的米粉3-5天后,逐渐加入其他食物。
一样一样的添加,每加一样应观察至少2.3天,再换另外一种食物。
这3天里,最好连续3天都加同样的食物。
3天不是绝对时间,可以缩短也可以延长,也可以不是每天都加。
比如容易过敏的就谨慎点。
少量多观察确定,再加另外的新食物,确定都可以吃了的,就可以混合添加了。
4、注意从米粉到蔬果泥。
蔬果泥不是菜水、果汁,菜水没有营养,果汁一岁以内都别碰,加工食品腌渍食品坚硬的果干等都不要给。
辅食添加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
一般经过7月份一个月的辅食尝试,宝宝可以吃的食物就变的丰富了。
到8月份结束,应该大多数常见食物都吃过一遍。
到8个月以后,每天的辅食就可以按照均衡饮食的原则,去搭配好每天的辅食了;
如果孩子到了8、9个月,还有很多食物都没吃过,那就说明你前期没有认真规划好,也没认真给安排。
除非孩子确实一直在过敏,一直在生病,需要推迟辅食给的时间,新食物不敢加,那才可以理解。
---------------
5、关于喂养的次数和量。
开始是给纯米粉,然后是米粉 果泥菜泥肉泥,米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慢慢到8个月左右,米粉/米粥/粒粒面等主食占一半多点,各种泥总量不超过一半;
第一个月每天辅食为一次,第二个月两次,第8-9月可以3次;
前面都是辅食 奶是一顿饭,到9月龄左右辅食可以当成一顿饭了;
10-11月龄就可以再用一顿辅食替代一顿奶,这个过程,是辅食逐渐加量,奶逐渐减量的过程。
奶和辅食能量占比大概是:
6.7月奶占80%辅食20%,
8.9月奶60%辅食40%,
10.11月奶和辅食各占50%。
这样争取到1岁时,可以一天吃三顿饭。
奶由一开始800毫升左右的量,降到500毫升左右,再加额外三餐饭。
D、辅食具体怎么做?
辅食的烹饪前期都是蒸煮为主。
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是要把食物做熟,熟了再弄成适合孩子吃的性状,一定是要把握好孩子适合的性状。
食物性状的变化:
幼滑稀糊→较稠粉糊→捣碎的蓉→柔软→剁碎→切成小块。
具体如下表格:
E、辅食工具要用到哪些
既然要做辅食,肯定就离不开辅食工具,到底要准备什么,我用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给大家推荐以下。
厨具:
蒸锅(蒸食物)
小奶锅(适合煮少量食物,宝宝的专用厨具)
料理棒\辅食机(必买,把各种食物搅拌打碎成泥就靠它了)
不粘锅(煎饼煎蛋…肯定会用上)
打蛋器(做蛋糕,发糕等)
绞肉器(肉搅成泥,加水,面粉,加葱等做蒸肉饼,肉丸时需要用到)
烤箱(做饼干,狼牙棒,面包等,用的频率高)
面包机电饼档(看喜好选择)
工具:
各种模具(比如饭团,蛋饼,做成不同的形状吸引孩子)
研磨碗(辅食前期用的频率挺高)
擀面杖(做面食类基本都要用到)
辅食剪刀(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要用,用的频率很高)
辅食储存格(辅食一次性多做一些放冰箱储存)
辅食碗,吸盘碗,弯头勺,围兜,餐椅,杯子(宝宝吃辅食都会用到)。
F、其它问题
1、米粉吃到什么时候?
米粉是一种主食,在宝宝可以吃其他主食(粥,面,馒头等)时,就可以不再只吃米粉。
吃多久具体看宝宝的兴趣。
有的宝宝对糊糊类食物兴趣很短暂,只爱吃可以咀嚼的食物,那么就用其他主食替代米粉;
有的宝宝对米糊类兴趣会持续很久,那么米粉吃的时间久一点也可以。
只是注意不要光给糊糊就对了。
2、米糊用水还是用奶冲?
看米粉的成分。
如果全部是谷物,那么用水还是用奶冲都可以,如果米粉本身就是谷物 奶的组合,那么只需要用水冲。
有的宝宝不爱吃米粉原味,就可以用奶去冲。
虽然用奶冲米糊可以增加奶的营养密度,对生长缓慢的孩子有一定好处。
但是从总体来看,只要实际吃下去的米粉和奶量差不多,那么不管怎么冲都是一样的。
----------------
3、辅食如何保存?
刚开始加辅食会有这个问题,辅食现做现吃最好,但由于小宝宝吃的量少,一次性做多了,剩下的需要保存。
可以准备一个可密封的辅食分装格。
辅食做好之后,趁热分装到洗净且开水烫过的辅食分装格里面,然后立即盖好盖子。
放凉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一般保存一周没问题,吃的时候取出一块单独加热就可以了。
4、辅食吃多少量?
具体吃多少,参考如下表格(可下载保存):
5、添加辅食后,辅食/喝奶/睡觉时间如何安排最合适?
吃辅食,吃奶和睡觉怎么安排,也是一项技术活。
做好了,能让喂养变得更加顺利,做不好,它就是喂养个路上的绊脚石。
根据大多数孩子的反馈以及查阅了相关权威喂养资料后,我给大家总结了如下安排,可作参考:
(以上安排跟食谱里的会有点出入,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参考,喂养可以灵活,并不需要完全照搬哦)
三、参考食谱再分享一份6月龄宝宝的辅食添加表,以此为例,做好后面的辅食安排。
四、敏宝喂养特别说明1、以上方法和原则,对敏宝都是适用的。
敏宝喂养上需更谨慎,可以更慢,时间也适当推迟,但总原则不变;
2、敏宝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喝水解奶,应根据过敏程度继续喝相应的水解奶,不因辅食添加而改变;
3、给敏宝的辅食,最好有意识的选择来源更好的食材。
比如有机食物,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肉,土鸡蛋等,以减少农药化肥等的摄入;
4、需更重视给“好油”,以提高细胞膜质量,加强抗敏;
5、敏宝普遍比其它孩子消化更弱。
在食物性状的追求上不宜太快,食量需符合孩子的消化能力;
6、避免给予过度加工食品,减少一切化学添加剂的来源,包括调味品,家里的洗护用品,都需要做排查。